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364章 235 裁汰部门

第364章 235 裁汰部门(3 / 6)

所以很多事情都非常担心,改革都是小心谨慎的推动。

土司改革也好,卫所改革也好,都是如此。

就担心他们“叛乱”。

但其实现在的大明朝,朝廷威慑力还是很强。不管是土司,还是卫所,除非是真的要断了他们的命脉,要不然他们并没有胆量和朝廷直接对着干。

辽东卫所就更没有这个胆量。

明末辽东将门世家实力增加,敢跟朝廷讨价还价,那是因为朝廷为了抵御越来越强大的草原部落,一直在支持辽东将门世家的原因。但目前的辽东,并没有多少威胁,朝廷也没有大量的武装辽东军队。所以现在的辽东将门世家,和甘肃、大同、宣府这边的将门世家相比,差了很多。

“也就是说,时机合适。”

“是。”

“嗯。”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那这个卫所改革可以进行。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皇上,臣有异议。”

本来朱厚熜的意思是,大家没有异议,那么就同意盛应期的要求。

让他在辽东大胆的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给朝廷一个示范省份。只要有成功的,那么全国可以慢慢的推动卫所改革。对于朱厚熜来说,废除原有的卫所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没想到有人反对。

税务总司姚镆站了出来。

“说吧。”

“皇上,改革卫所,改革屯田,这是内阁、吏部、兵部、土地部考虑的问题。而且盛总制卫所改革的整体思路,臣并无异议。但臣反对盛总制要把辽东屯田赋租直接纳入蓟辽总督衙门,直接用在辽东军队当中,在辽东新建骑兵。这是不对的。既然皇上同意朝廷成立税务总司,那么全国的税收必须要通过税务总司,而不是地方私自调配。辽东以前只有辽东都司,下辖二十五个卫所。除了朝廷划拨的屯田,还有他们这么多年自己开垦的荒田,数量非常庞大。辽东布政使司上报的卫所田地,只是他们的屯田情况,而没有卫所开荒情况。若是把卫所开垦的荒田也加上,臣相信卫所目前拥有的田地规模在十万顷以上。这么庞大的田地数量,赋租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蓟辽总督想要自己私自使用,这万万不可。不管是以什么名义,蓟辽总督衙门都没有权力私自收取赋租,私自使用这笔钱。此例万万不可开。一旦开了此例,将会后患无穷。”

姚镆坚定的反对。

李承勋、蒋瑶他们汇报卫所屯田规模是六万顷左右。但这是李承勋、蒋瑶他们根据朝廷给卫所划拨的屯田来计算的。可是辽东卫所上百年过去,他们在卫所周围还开垦了大量的荒田。

不过李承勋和蒋瑶他们并没有清查卫所田地情况,因此是不掌握这些田地情况的。

但史道却查了其中一些卫所。

然后统计,卫所田地,屯田和开垦的荒田,加起来能有十万顷。加上目前辽东土地司掌握的官田和民田八万顷左右,整个辽东,包括辽西走廊这一边,拥有大约十八万顷左右的田地。按照目前辽东人口的增加速度,开荒速度来看,辽东田地数量超过二十万顷就在这两三年之内。

数量绝对不少。

盛应期想要利用卫所田地收赋租,来解决辽东军队的军饷问题。这个思路姚镆是非常赞赏的。姚镆也是在边疆地区担任过巡抚,后来在贵州担任过总督的。对于边疆,还有地方情况非常熟悉。姚镆在贵州的时候,也进行了简单的卫所改革,屯田改革,跟这个思路差不多。这部分钱,本来不会进入朝廷口袋当中。是盛应期他们进行卫所改革,把他们变成了朝廷赋租。他们想要使用这笔钱,训练一支万人精骑,其实也没有多少问题。或者说换成姚镆,也会这么做。

但程序不对。

这笔钱既然是要成为朝廷赋租,就应该先过朝廷税务总司。然后他们申请使用这笔钱,朝廷同意他们的请求,接着税务总司把钱划拨给他们。

这才是正常程序。

虽然复杂了一些,但程序就是程序。

绝对不能违反。

姚镆并没有说的太严重。如果这种事情往严重了说,那就是有可能出现地方军阀。辽东本来就不是朝廷统治的核心区域,如果让辽东将门世家掌握了这笔钱,然后又用这笔钱打造军队,那么以后这只军队是朝廷的,还是辽东将门世家的。这可不是小事情。

军阀的标准是什么。

掌握军权、财权、人事权,一旦边疆武将掌握这些,那么就会蜕变成军阀。现在说的很好,只是为了组建一支精骑。但等他们真的组建了精骑,实力增加之后,甚至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部分钱是他们的钱。不会老老实实的把钱还给朝廷。

一旦那样,对于朝廷和辽东将门世家来说,是两败俱伤的事情。

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明确规矩。钱是朝廷的,谁也不能私自使用。

“那按照卿的意思要怎么办?”

最新小说: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汉家功业 辅国郡主 红楼从庶子开始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