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终宋 > 番外篇易俗

番外篇易俗(3 / 4)

里很清楚,只要这个由他改变过历史的国在往后的岁月里不会被故意禁锢、被故意愚化,只要不经历那三百年的奴化统治,根本不需要害怕倭国。

他每次翻看这个册子,都会在心里告诉自己“都已经改变了。”

他这一辈子,从在钱塘县衙睁开眼之时起,就时常在想多活了一世该做些什么,于是二十五年间一统天下还不够,吞高丽、灭东瀛。

总之李瑕心中,更多的还是这种隐隐萦绕在心中的对后世的担忧,一种能做多少做多少事的心态。

思忖良久,他在册子上又写下了“教化”二字。

这是他接下来要做的,开疆扩土之后,自然是要安邦固疆。

才收好册子,关德从殿外进来。

“陛下,几位大臣们到了。”

“召。”

今日东瀛战报才递回来,诸臣们首先讨论的还是这方面的事。

“如今东瀛基本已平定,倒还有些小麻烦不断,诸如一些逃走的武士当了刺客,袭击我们的官吏;岛上道路不通;而要教化当地百姓,书籍倒是已在刊印,只是愿意随船过去的读书人却还少……”

这边还在说着,却有几个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臣等有本奏。”

“奏吧。”

“昔赵宋平江南而不嗜杀,今姜才、张顺、张贵、吕师夔诸元帅伐东瀛……”

李瑕打断道:“可有屠杀平民?”

“臣虽未有所耳闻,然……”

“既非屠平民,王师出征杀敌,有何不妥?”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

李瑕再次止住了臣下的禀奏,道:“这样,如果将士们杀其武士超过三十万了,你再来弹劾。”

“可倭国都没……”

“朕都没让你赞朕仁义,还不退下。”

“臣等遵旨。”

~~

建统十九年,九月七日。

本州路、平安府。

这里曾是东瀛的京都,如今已成了本州岛上的府治之地。

一间酒肆之中,史恢与范学义正对座而饮。

因为史恢终于致仕了,他决定跟商船到海东路尚庆府去定居,范学义请他喝顿酒给他送行。

“你请老夫喝酒,你却不肯喝,哪有什么诚意?”史恢笑呵呵道:“放心,清酒,不醉人。”

范学义却还只肯小抿一口,算是给史恢面子,道:“下午还有公务。”

“随你吧。”史恢道:“等我回了辽东,自喝我的烈酒。我这年岁,这次一别,你我就是永隔了。”

“好吧。”

范学义只好将一整杯清酒饮了。

这里的杯子很小,其实也就只有一口。

“你呢?”史恢问道:“你往后是何打算?就一直留在这?”

“不会。”范学义摇头道:“我有个郝兄弟如今在西域军中,来信说往后还想建功立业,终是得到西边去。我想等任期满了,看能否调过去。”

“年轻人就是能折腾,从最东到最西,了得。”史恢凑近了些,问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要续弦一个东瀛女子?旁人都是玩玩,最多不过纳妾。唯独你……”

范学义抬了抬手,道:“要治理东瀛,总要有人带头。何况,玖美对我确实是千依百顺,她还打算随我到西域。”

“你真是。”史恢摇了摇头。

“对了。”范学义岔开话题,问道:“这间酒肆也是贾氏的产业?”

“是。”

“贾氏背后靠山是谁?莆先生是何人?”

史恢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贾氏便是贾似道的产业,宋亡后当过右相的幕僚。莆先生以前只是他身边一个小厮,如今跑到这东瀛来反倒充作大户。说白了只是商人,你怎么问起他们?”

范学义道:“打听到有人要刺杀贾氏,官府给过提醒,这些商贾毫不理会,由得他们。”

“放心吧,他们有分寸的。”

史恢说着,摇了摇头,叹息道:“也不知这些刺客何时能完全铲平。”

“小打小闹而已。”

两个又叙了几句话,史恢起身,道:“走了。”

“我送你出城。”

史恢要在城外坐船到神户港,再从港口坐海船。如今本州岛海贸繁忙,商船络绎不绝,倒是方便。

他们边走边说,只见路上不再见到那些带刀的武士,却多了衣冠楚楚的平民。

鸭川河边,有人在跳风流舞,祈祷稻米、蔬菜丰收。

也有些歌舞伎团在表演,往来的商贩看了往往会给些钱币,周围还有平民在卖些茶点,十分热闹。

史恢却懒得看这些,有些迫不及待地登上小舟,向范学义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如今连平两国,州县

最新小说: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那个男人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汉家功业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