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亲的童年(1 / 1)

1959年到1962年国家自然灾害的四年,据统计,饥荒期间有数百万人死亡,父亲就在如此艰难的时期诞生,作为家中的长子,更活在奶奶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下,本该受宠地享受这恩赐的一切,但那年无奈正处闹饥荒的一年,连生存都顾不上,更谈何要求丰厚的赠礼,接着是陆续二姑、三叔、四叔、五姑的诞生,这接应而来就是父亲作为大哥的责任出现。

那年代的父母能让生下的孩子存活下去已是花光他们最大的努力和运气,医疗和粮食都缺乏的旧社会,多少婴孩和妇女在分娩中因工具消毒处理不当而感染去世,虽说是可惜痛心,但在那年代经历战乱和饥荒,能得知自己明天还有粮食可存活都已是很感激,谁还顾得上悲伤,正如不知明天是否活着的人,谁还理会今天的痛苦。

我打小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是一个常常回忆往事的人,所以能知道父亲一些小时候的事,有人讲这种常活在过去一定会很累很痛苦,事实是如此,但谁又明白命运对她有着怎样的不公,在奶奶的回忆中,更多的是谈起父亲小时候的艰辛,也许在奶奶对命运这事,她全然放下自己的不幸,只有心痛自己孩子这事久久不能释然,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在奶奶常常提起的往事中,父亲小时候瘦弱、艰苦、懂事得令人怜悯的形象就刻在我心里,其中有一件事,父亲刚上小学的时期,当时虽然不像饥荒那会啃树皮甚至出现饿死人,但整日饿肚子倒是生活的常事,父亲看着兄弟姐妹们都常常饿着吃不到东西,他指着房子楼顶上的南瓜说道—一不是没东西吃了,为什么不把它拿下来吃?那时村里的人都习惯在房子顶部放上一个南瓜,有着镇宅保平安之意,可想那时的生活条件多么艰苦,奶奶模仿父亲小时候天真的语气,又带着一丝丝心疼。

父亲在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跟着爷爷出海打渔,别人八岁孩童放假是玩耍的时光,而父亲的八岁已经开始为家里分担生活重担,那时候的渔船并不像如今这么机械化,渔船动力和捕鱼方式都全靠着人力,父亲由于力气小只能充当小小的掌舵手,当时使用的渔船叫做橹船,橹船是指使用摇橹的船。摇橹板分为橹头,橹尾;通过一个活动的支点安装在船尾,橹尾一直置于水中,靠人力左右摆动船上的橹柄来推动船的前进,有效将人力转化渔船动力,这项工作对于个子小的人是很难操控的,橹尾在水中会随着波浪而高低不平,随之橹头也会上下浮动,父亲此时就要花费很大力气把它压下来,这种工作对于一个小孩来讲,已经不单是力气的事,能做到和坚持下来更多是依赖毅力。

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坚持到父亲十二岁时候,也刚好要上初中的年纪,那天父亲就向奶奶提出自己不再去学校,要将读书的机会留给妹妹弟弟们,自己则是全身投入那片艰辛的大海中,那年代的家庭可能对一个孩子要不断求学的要求感到为难,但对一个要退学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的要求却觉得理所当然,就这样父亲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给了伤害他一生的大海。

爷爷看到父亲帮着家里打渔这几年的卖力付出,加上父亲这几年个子已长大不少,爷爷他打心底相信着父亲,为此,他将原来的那艘船替换一艘更大的船,希望通过他俩的努力可以将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家里人都能吃上饭,儿女都能读上书,而奶奶只有单纯心疼着自己那个懂事的儿子。

海上的渔民生活则是每天的日晒雨淋,夏天的炎热,冬天的风霜,还加上那会没有天气预报,或突遇狂风,或是暴雨,只知道那时的打渔完全是用生命来拼搏,连生存温饱都保证不了的时代,生命也不由多加考虑,也许对于饥荒时代的人,他们追求生命的意义是只求活着,父亲体会那年代的艰苦,为了妹妹弟弟们的生存和对爷爷奶奶的孝心,使他在这种环境坚持了下来,没有对家庭兄弟姐妹的责任,没有对父母的体恤报答,父亲或许不会坚持这么久,每次听奶奶讲起这个的时候,总能感受奶奶强烈的痛苦表情,而我总想拥抱那个艰苦小时候的父亲。

父亲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这使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经商做生意,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喜爱自由,就像朝气活泼的野马,在打渔期间的几年,他还去做过鱼贩,看着自己辛苦捕到的鱼没有人收购,

他拿着捕捞的鱼走着上百公里的路去别的村子去卖,关于他这种步行的行为,后来也在他口中听上一回,当时陆上的交通只有步行,父亲常常会拿上海鱼或有时是螃蟹,然后步行上百公里路送到舅公家,舅公是个朴素的农民,在饥荒时期常帮助爷爷奶奶渡过难关,爷爷奶奶和父亲感恩这些事,常常和我们提起舅公。那时的车马很慢,但慢下来的感情却是最真挚的。

最新小说: 从UP主开始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万古神尊 让你谈恋爱,你把女明星气破防? 风起时空门 我的老婆是灯神 穿成夫郎奔小康 被清冷影后暗恋的日子 蔷薇不可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