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大明求生记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发南蛮

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发南蛮(2 / 2)

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也没有同意。这一来,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后来与刑部尚书林聪等勘边事,说辽东激变,是马文升禁止边方农器贸易所致。马文升申辩无用,被下诏狱,谪戍重庆卫。马文升在戍所滞留四年中,曾派儿子马琇前往榆林卫联络平安伯,因为马文升曾是三边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而章子俊当时刚任延绥巡抚,可以说马文升就是章子俊的上司。平安镇初建,曾上报总制大人榆林卫的状况及改进办法,马琇来到平安镇正是尔林兔保卫战刚刚结束,过后马琇回到重庆卫,把榆林卫的火器说给了老爹马文升,以少胜多用火器打败了骑兵,让马文升内心激动无比,可是目前朝廷当红宦官如日冲天,这事就一直埋在了马文升胸中,直到汪直失宠后,马文升才复官。

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马文升第三次赴辽东。要求朝廷给予火枪营,结果此火枪非彼火枪也,直到成化二十一年,马文升回京,进官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一带饥荒,马文升移调江南的十万石粮及五万两盐价银予以赈济。同年冬,入朝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人掌兵部,在宪宗面前做了手脚,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马文升不应,跟章子俊去往南京任户部尚书一样,接旨不动身,正当朝中有人开始针对马文升参本时,宪宗病亡太子即位,这一切发生的谁也想不到。

如今马文升入朝任兵部尚书,又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当然是要整顿一番,出于对李孜省之流的厌恶,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马司、锦衣卫逐一搜访,但有扶鸾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旋即又奉命提督十二团营严核诸将,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又请于团营内选马步锐卒二千人,遇警征调,且遵洪武、永乐年间之制,五日一操,以二日走阵下营,三日演武,朱佑樘允行。

正当马文升在京城“搞风搞雨”弄的焦头烂额时,弘治二年(1489)三月二十一日,章子俊带着内眷公上缨、玉儿、目前是都察院都事的妹夫马恕,家将章越、章勇、季佑带三百营兵充当护卫及监军赵牧南下,前往商洛,从宜昌座船到衡阳,再南下到达桂林。

这么多的人,每到一地就要联络各地朝廷驿站,所以章越、章勇各带一旗前出,作为前队探查道路及联系客栈打前头。三百护卫营兵的锱重有百辆马车,主要装载营兵的睡具、头盔、护甲、弹药等,还有干粮吃食及粮草,临时帐篷,虽然一路上有地方补给,可是大部份都是荒岭中行军,几日得不上补给,免不得风餐露宿。

这一次三百营兵的装备可谓是武装到牙齿,除了人手一人一火枪外还有五门六磅小炮,每人腰间挂着一把绣春刀和一把匕首,这把匕首可以装在火枪上的,都是精钢模具压制而成,开锋后非常轻便锋利,护甲就像是一件背心,前心大后背小,内衬双层厚布,头盔很像当年的美式M1头盔,全是一次成形冲压而成,这要归功于有了压板机及蒸汽机的加持,才能大批量制造不用榔头手工敲打。这些装具是在战时穿戴。

在服装上也摈弃了明朝笨重的鸳鸯战袍,采用了那个时代的50式军服,配上了一条牛皮腰带,可挂匕首、弹药包、急救包,行军时每人双肩包,内有一日的干粮罐头,预备弹药,个人物品等。

所以当这样一支队伍行军在明朝时,过往的人看着很是诧异,最看旗号全队只有一杆红色的大明日月旗,没有行牌,也没有开锣巡道,让人猜不透这是那一路兵将。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家功业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辅国郡主 谍海孤雁 红楼从庶子开始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