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真大(1 / 2)

对汝南郡王来说,他这辈子也没什么传奇经历,只不过是恰好跟儿子有了一样的经历,入宫为宫中“招子”罢了,光是他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没什么可叫人论道的。

世上生不出孩子的人家多着呢,从亲戚家中借一个去“招子”也不是只有赵家人这样做。

他们只是有了一层“皇亲宗室”的名头在,被全天下多少双眼睛给盯着,这才瞩目了些。

说来根源还是在宫中,按理说官家后宫的嫔妃也有数十位,诞下过皇子的嫔妃也有几位,诞下过公主的嫔妃就更多了,但皇子们无一养住,连公主们也多早亡。

两代皇帝后宫子嗣稀薄成这样,的确忍不住叫人想偏。

自古以来为争夺皇权,不仅皇子们自相残杀,连后宫中的嫔妃也斗得你死我活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后宫中有争斗不是什么稀奇的,但宫中有曹皇后镇着,官家又向来重视子嗣,无人敢去冒犯官家的忌讳。

官家虽然宽容,但关乎皇家子嗣,就是大臣相公们也不会允许的。

大宋宗亲身上只有虚职,没有实权,接触不到朝中正事,说白了就是只领俸禄,只受供养,吃白饭。汝南郡王自然不例外,他虽然不懂朝政,但活到现在,许多事就是不说心里也是有数的。

别人都在议论宫中怎么养不住皇子,汝南郡王心里想的却是,官家怎么生的都是女儿?

这不奇怪吗?在汝南郡王心里,这非常奇怪。官家亲政也快二十载,从章献明肃皇后刘氏手中接过权柄,一直勤勉尽责,对女色也不好重,只按规矩章程纳妃入宫,天下称颂,但这么多年来宫里的公主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生,生出皇子来的寥寥无几。

因为曾经入宫的经历,汝南郡王跟当今官家算是宗亲里走得稍近的了,汝南郡王也曾私底下找过大夫请教。

当然,他不会直接请教大夫当今官家为何生不出儿子的事,汝南郡王在心里打好了草稿,润色了一下,把当今官家的名头改成了“一个好友”,询问大夫是何缘由。

再把当今官家的习性填充进去,正所谓真真假假才能掩盖真相嘛。

如果是赵浅予,她或许还能脱口一句“基因问题”,但大夫没有见到汝南郡王的“一个好友”,只当是这个好友羞于启齿,这才托郡王的口来询问,也只能根据汝南郡王的话中来浅显分辨一二,其中说了两点,一则许是身体有些毛病,压力大,肾气不足,二则或许是缘分还没到。

汝南郡王自动忽略了第二点,官家已过不惑之年,什么缘分能这么迟,一二十年都不来的?

倒是大夫说的第一点还是有点道理的。官家的确身体弱了些,整个大宋都需要官家来决断,外还有西夏虎视眈眈,辽国趁火打劫,国内三冗问题日益严重,官家启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也以失败告终,难免受到打击,有些精力不济。

汝南郡王上了年纪,平时也没什么喜好,只敦促儿孙们勤勉,听一听唱戏,一月里也会去大相国寺听禅,也会顺道给宫中祈福一二。至于别的,他也做不了了。

古时候都讲礼仪孝道,规矩仪态,直视长辈和顶撞长辈都是叫人诟病的,在长辈面前要低眉顺眼,端正恭敬,以示对长辈的服从。汝南郡王虽然性子宽厚,但身为长辈,小辈们在他面前还是有些拘谨,更不会直视他。

儿孙们尚且如此,小娘子们就更是敬重了。何况到汝南郡王这个年纪,满府的儿孙不知多少,赵浅予一个孙女,当然更不会被放在心上了。

还是汝南郡王看重赵宗实这个儿子,这才会来他们这一房,提出看一看这个已经出生好几月的小孙女。

被几月大的奶娃娃打量着,半点不觑他这个当阿翁的,汝南郡王也生了几分兴致,近前两步,华衣上还沾着香火味,赵浅予忍不住蹙了蹙小鼻子,郡王俯身打量奶娃娃,笑道:“十三郎,你们生的这小娘子到底是胆子大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呢。”

赵宗实立在一旁回答:“她还什么都不懂呢,待她大一些就知道敬重长辈了。”

顼哥撇了撇小嘴,想说才不是呢,妹妹都懂的,她只是“不敬重长辈”,对他这个当兄长的尤其是。

汝南郡王也不过是随口问问,这么点的小奶娃就是告诉她要如何也是听不懂的,他哪里会跟自己孙女计较。

赵宗实请他上坐,汝南郡王虽然是来他们这一房用饭,但在用饭前也要跟儿孙们说说话的,关心几句,总不能进门就上桌用饭,等吃饱喝足就拍拍屁股走了,这还怎么体现一家之主的公正公平?体现长辈对后辈的拳拳爱护?

汝南郡王先从赵宗实起问过他近日做了什么,读了什么书,做过什么诗,等问了赵宗实,又问了顼哥,连年纪尚幼的宁姐儿和灏哥都被勉励了几句,让他们要勤勉,多读书认字。

到了赵浅予,汝南郡王顿了顿,也不好再说让她也上进的话,奶娃娃哪里能听懂这些的,只好对伺候她的奶娘和婢子嘱咐,让她们要好生伺候,引

最新小说: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重生南美做国王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香珠儿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明末逐鹿天下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