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女生耽美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216 章 憋坏招

第 216 章 憋坏招(2 / 5)

这丫头什么心思他知道,无非是想说你不乐意坐有人想坐,你坐不坐吧?

他必然是要坐的,于是冷哼了一声坐到了丹臻的右手边。

这就闹完了?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亲王郡王们失望的叹口气,他们还想看小侄女大战老叔叔的戏码呢!这才交手一招就分出了胜负,博果铎(庄亲王)果然是诸王里面最没用的!

康熙睁开眼,当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儿,就开口说:“各位,今儿议一议各旗没了生计的旗丁如何处置。”

随后让梁九功把海棠写的治标的折子拿出来给了年纪不大的平郡王,平郡王拿起来开始读,大家都安静听着。

等平王读完了,有人问:“安置这些人的银子打哪儿来?”

康熙说:“年前印子钱案年后要审理,若是有苦主还能找到,退还之后剩余的就是安置旗丁的银子。”

这些旗主和小旗主们纷纷点头,只要不让大家掏钱就行。

然而康熙话头一转,说到年前的大案,意思是只抓到了几个小虾米,还有幕后之人没抓呢。话里

话外的意思,要么你们保那些不争气的奴才就自己掏钱补贴门下旗丁?,要么让他们把银子吐出来安置这些没了生计的旗丁。

死道友和死贫道大家自然分的清,让各旗权贵官员把吃进去的吐出来这一条没什么阻力通过了。

康熙设置南书房大臣就是为了剥夺议政王大臣的权力,今儿召开八旗旗主的会议,又让这么多议政王大臣来听,可不单单是为了那些没了生计的旗民和几十万上百万的安置银子,而是为了推动京旗回屯。

当这个话题被提起来之后,在场的宗室诸王纷纷炸锅,不行,绝对不行!放八旗回关内谁来拱卫京城!

至于旗民在京城没地可种,没甲可披,这些人压根不在乎,议政王大臣们说这事儿该旗主和小旗主们操心。

小旗主们说这事儿该旗主操心。

旗主说这事儿有皇上操心,再说了,一旗之事也不单单是旗主说了算啊,有好处的时候你们这些小旗主都出来争夺,个个不服管教,出钱出力的时候反而不管了,有这好事儿吗?!

再具体到各旗,正蓝旗的信郡王鄂扎说:“我不管事儿,问安亲王去。”

镶红旗的旗主平郡王说:“我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

这俩甩锅是甩的最快最溜的,正蓝旗的安亲王瞬间变脸,这锅他没处可甩只能背着。而镶红旗的小霸王们敬王系的人跃跃欲试,他们家的人是最不怕折腾的,爵位都快折腾没了的人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平王甩来的锅立即接着了,大声嚷嚷:“皇上,刚才折子里说了,让没生计的旗丁们重新披甲守城,这主意好,奴才愿意带他们披甲。”

这下诸王们纷纷赞成重新披甲的意思,还有人说西北还能再分配些守军,东一点西一点,这些没生计的人他们都分完了,压根不用再提京旗回屯的事儿。

康熙看着满屋子乱哄哄的,就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么说,你们都赞成重新披甲?”

下面一片应答声。

康熙说:“披甲好说,到那时俸禄怎么办?长此以往下去,户部拿不出俸禄他们不还是没有生计!”

这事儿大家都不管了,他们是旗主,又不是户部官员。各个一副与我何关的样子,下面安静了一会,就有人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皇上必有其他的办法。”

这锅甩给康熙了!

康熙也没再说什么,让梁九功把海棠治本的折子拿出来,让平王接着读。

平王打开先读了几句开头,接着卡壳了。

他抬头看看在座的诸王,接着往下读,这折子的目的在于重新测量北方的土地,包括各旗的土地,皇室的皇庄,各个王府的私产,权贵的庄园、耕地、牧场、别院等,无论官职高低姓什么干什么,只要是旗人,满蒙汉包衣等旗所有人的资产都要厘清!

大家还没来得及叫嚷,更细分的来了,包括让汉人代持的土地别院等等,若是有人隐瞒,别说是北方,就是江南,岭南,甚至是琼州,凡是皇上治下,让汉人代持的土地都要查。

这下整个大殿上彻底安静,再没人说话了。

康熙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内务府所持的土地也查,朕都敢让查,你们有什么不敢的?朕听说直隶这边已经没有民田了,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是京中各府的,有人嫁女儿,嫁妆之一就是几十倾土地,可见有不少奴才富足之处比你们各王府的主子都享福,查查吧,看看咱们这些做主子的是不是比奴才还不如。”

这些人这时候憋出个大招:“皇上,一旦查起来,正白旗和镶黄旗的陈年旧事又要被扒出来......”

这指的是当初两旗换地风波。

康熙就说:“两旗之事早有定论,谁还嚷嚷?你是哪一旗的,怎么这么操心朕领的两旗,要是两旗闹出来你去调节吧。”

这破事儿谁敢接!说话的

最新小说: 港综:大枭是怎样炼成的! 心声被读后,小炮灰成天地宠儿 我有一个诡王朝 王妃她力挽狂澜 四合院:开家早餐店,馋哭四九城 福气满满小厨娘 夫君娶平妻?我转身嫁清冷世子 蜡笔小新家的猫主子 换亲后,表姑娘被侯府全家宠翻了 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