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红色莫斯科 > 第910章 突袭大桥

第910章 突袭大桥(1 / 2)

在空军的配合下,地面部队的进攻很顺利,退却中的德军所留下的阻击部队,很快就涌过来的苏军坦克和步兵所消灭。如果不是索科夫担心自己的兵力不足,把敌人逼急了,会惹得对方狗急跳墙,及时地命令部队停止了攻击, 估计还能深入德军五到十公里的距离。

得知部队已经在构筑过夜的防御阵地后,索科夫把所取得的战果,通过电报的形式,分别给方面军和集团军两级司令部各发了一份电报。

对于索科夫部队所取得的战果,崔可夫由于在反击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电话询问,因此他对整个战斗的进展情况了解得很清楚。此刻见到索科夫发来的电报,仔细地看了一遍后,就交给了克雷洛夫,并叮嘱对方:“参谋长同志,把近卫

而方面军司令部收到索科夫发来的电报后,却是另外一种情形。赫鲁晓夫把电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后,皱着眉头说:“我不明白,既然部队的反击进展如此顺利,为什么不继续往前推进呢?要知道,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距离顿河边也不过三十多公里,坦克最多需要两三个小时。”

听到赫鲁晓夫这么说,参谋长瓦连尼科夫少将满脸苦涩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我觉得索科夫上校他们及时地停止攻击的做法, 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赫鲁晓夫简短地问道。

瓦连尼科夫没有立即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而是向叶廖缅科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后者和他的目光对视片刻,用鼓励的语气对他说:“参谋长同志,你把实际情况向军事委员汇报吧。”

得到了叶廖缅科的授权,瓦连尼科夫才放心大胆地说:“军事委员同志,情况是这样。您请看地图,在外围的友军展开大反攻之前,崔可夫的

“这一点我知道。”赫鲁晓夫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参谋长同志,请您直接说重点。”

“唯一例外的地方,就是索科夫上校的近卫

瓦连尼科夫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下来,以观察赫鲁晓夫的表情, 见对方一脸茫然的样子, 又补充说:“他们前出的位置过远,两翼又没有有力的部队保护。一旦德军缓过劲来,从该师的左右两侧发起攻击的话,他们就有被切断和被合围的危险。到时不过这支部队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就连全城的制高点——马马耶夫岗,也有丢失的可能。”

索科夫在进攻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主动停止了对德军的进攻,使仓皇退去中的德军有了喘息之机。赫鲁晓夫原本为了这件事,心里对索科夫是很不满的。可听完瓦连尼科夫的分析后,他意识到自己有点太异想天开了。就算索科夫的部队再能打,可他毕竟只有一个师,要对付几倍的德军,能守住阵地就不错,更别说进攻了。

“司令员同志。”赫鲁晓夫抬头望着对面的叶廖缅科,试探地问道:“如果我们给米沙派去足够的增援部队,那么他们能继续向前推进吗?”

“很困难啊,军事委员同志。”听到赫鲁晓夫这么问,叶廖缅科叹了口气,说道:“你应该知道,我给他派去了四个满编的步兵营和两个坦克营,这可能我手里仅有的一点机动力量。在上级重新对我们进行补充前,我恐怕无法再给他派出新的增援部队。”

叶廖缅科的话,给赫鲁晓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让他整个人清醒过来。他很清楚,为了确保反攻的胜利,上级不管没有再给左岸的部队补充兵力,甚至连原先集结在这里的兵力,也调到了斯大林格勒的南面,参与从那个方向所发起的反攻。在外面进攻的形势明朗以前,就算自己亲自给最高统帅部打电话,恐怕也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既然从最高统帅部得不到新的援兵,赫鲁晓夫就考试考虑正在北上的部队,是否可以调整他们的进攻方向,让他们派出一支部队北上与索科夫的部队会师。这样近卫

带着这样的疑问,赫鲁晓夫开口问道:“司令员同志,你看能否命令

“我的军事委员同志,你说的这种情况,也不好办啊。”叶廖缅科苦笑着回答说:“如今北上兵团按照原先设定的路线,朝敌人发起攻击,都遭到很大的障碍。假如命令他们在这种时候改变进攻方向,我担心引起不必要的混乱。而且抽调部队,还会导致正面攻坚力量的减弱,影响到我们下一步的作战行动。”

叶廖缅科的话刚说完,瓦连尼科夫又补充说:“就算近卫

虽说自己的提议,遭到了司令员和参谋长的一致反对,但赫鲁晓夫依旧心有不甘地说:“我看,我们应该立即把此事向上级报告,看最高统帅部能否再破例给我们派援兵。据我所知,为了确保莫斯科不再遭到德军的进攻,那里还驻扎有七十个精锐的步兵师,如果能将其中的两三个调派给我们,那么城内的形势会立即变得对我军有利。”

“从莫斯科调兵过来,最快要四五天的时间。”对于赫鲁晓夫的这种提议,瓦连尼科夫谨慎地说:“没准等援军赶到时,城内的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远在马马耶夫岗师指挥部的索科夫,自然不知道发

最新小说: 红楼从庶子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谍海孤雁 辅国郡主 裂石响惊弦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