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女生耽美 > 犁汉 > 第一百四十三章:后背

第一百四十三章:后背(2 / 2)

来想抵抗的营兵见袍泽都跑了,哗啦一声就跟着跑。张和在那里大急,没用,他是独身来牟县营的,没有扈兵做执法队,光靠他一人再使劲也无力回天。

张和见这仗打不得了,为了保命也只能撤了,他这边也马头一拨,顺着溃兵人流就要往回撤。

但他不知道,就在他转过马头将后背留给了任霸的扈兵们时,几个扈兵对视了一下,然后默契的提着刀就砍断了马腿。

张和胯下的马直接砸在了地上,而张和毫无防备,半个身子直接被马压在了下面。张和慌了,立马就哀嚎让营兵们来拉他。

但那些营兵们充耳不闻,直接顺着人流就碾过了张和。无数草鞋从张和身上踏过,也没人管脚下的惨叫哀嚎,直到最后再无声息。

这位出自安定张氏的牟县令就这样被自己人踏死在了雀头岭。

那边,望着牟县兵一窝蜂的溃败,丁盛和于禁都慌了。他们当然知道渠魁让他们伏击牟县兵的用意是歼灭而不是击溃。现在他们虽然冲垮了牟县兵,但是这些兵却在溃逃,后面一路逃回牟县,还是达不成歼灭牟县有生力量的目的。

此刻泰山兵玩命狂奔,一路高喊:

“跪地投降,不杀。”

但跟本没人理。能跑谁会降啊!

营兵们是先撤的,但后面的牟县兵们因为县令张和去了前头,群羊无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就没动。

这样一来,营兵们撤到一半就发现前面的路被挡住了。而后面的溃兵们也不知道前面堵了,纷纷朝前搡,一时接踵摩肩,堵得死死的。

丁盛所部冲得最勇,他们面对将后背留给自己的敌人,毫不手软,锤、砍、斫、搠,尽情屠杀着这些溃兵。

外围溃兵中有气不过的军吏见跑也跑不了,反身就对着手下们喊:

“诸君,就让我们死于此地。我宁可胸前死,不愿背后死。”

他话刚落,一箭失就射中了他的脖子,死了。发失的正是丁盛的曲将赵镕。

但这个军吏的话到底激起了众营兵的反抗。

说实在的,牟县营兵中的建制是在的,各级军吏都没有损伤,他们一开始只是不愿给牟县令卖命,是以无战心。但此刻,他们是为自己求活,所以在各级军吏指挥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几个小阵,艰难地抵抗着泰山兵。

前头做箭头的金泉敏锐的感觉到战场形势的变化。此刻他左手持楯,右手挥击环首刀,不断戳杀着前面的溃兵。本来他只要对着前面的背,就这么搠进去,再拔出来,再搠进去,杀敌如砍柴。

但现在不对了,四五个营兵就在他们各自伍长的指挥下和金泉他们对攻。金泉眼见着手下开始出现了伤亡,果断选了一个屯将,让他领百人从路边的小沟走,去侧击前面的牟县兵。

说实话,从金泉的应对来看,他真的是历练出来了。这种战阵意识就是放在一个部将身上都不见得有,何况金泉只是个领二百人的曲将呢。

这也得益于张冲的培养。在此世这个贵乏的时代,贵乏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当物质都贵乏时,要滋生出灿烂的知识社会就更是妄想。

而社会的发展从来是,越是贵乏就越会敝帚自珍,把那丁点知识当成身份的象征。就好比如此世流传的兵书战策有没有用呢?自然是有用的。因为那些将门子弟想在和平年代掌握军阵意识除了由躺过战争的长辈言传身教,就只能靠这些兵书了。

但兵书又不是那么有用,因为战争毕竟是一种实践。相比于亲历战争,那些简牍上停留的文字,就显得太过单薄了。而且因为文字载体的原因,兵书上的文字过于微言大义,往往弄得一些明明已经是是名将了,他们都不确定自己能读懂兵书了。

而张冲从后世带来的就是他巨大的知识和他真正有教无类的态度。此世名将只会悉心培养家族子弟,而张冲呢?他是这样培养军将的。

每战临张冲都举军略,然后每战后他又讲此战得失。他还会让各军将旁听参战将的自身感悟,再令各将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战事得失,又能练字又能提高战术素养。

可以这么说,实战和讲武相结合,使得泰山军优秀的战术人才层出不穷。

就好比金泉,他此刻下意识用的绕击战术,就是他写笔记记录的第一个战术要点:

“所有步兵最怕被人捅腰眼,哦,再加上还有腚眼”

但战场的形势变化太快,金泉这边刚下命,那边就出现了新的情况。

最新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北陌花开君何在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香珠儿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大佬拿了人渣剧本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