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贵(1 / 2)

杜慎行接过盆里的锅盔,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可盆里的锅盔实在是太香了,松脆油酥,让没吃早饭的他暗吞口水。

只能先吃为敬。

填饱了肚子,杜慎行脑子也变得更加灵光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炭粉只有林先生自家能烧制,那么以后,想让粗盐变成精盐,岂不是要先向林先生家购买炭粉?

“先生,炭粉贵吗?”

“一斤六十文。”

“多少?!”

杜慎行声量猛地拔高,仿佛不敢置信。

从杂货铺买一斤粗盐才要十来文钱,一斤炭粉便要六十文钱。

就算杜慎行并未当过账房,也能算明白这笔账。

“一斤六十文是卖给糖坊的价格,盐司要买的话,最低我也只能再降五文,真的没办法再降了,再说了,一斤炭粉能过滤两千斤盐水,按最低效率折算,它能过滤出数百斤精盐。”

一斤粗盐能溶解成五斤盐水,照此推算,一斤炭粉能吸附四五百斤的粗盐水。

林羽对外声称是过滤杂质,但实际上炭粉主要是吸附盐水里的杂质,负责过滤的另有他物。

食用的粗盐拿来制作精盐,损耗在两成左右。

所以使用一斤炭粉能得到二三百斤精盐。

“杜兄,根据我的算法,十斤精盐能消耗三文钱的炭粉,你觉得值不值?”

根本不知道粗盐如何变成精盐的杜慎行,只听这个结果,顿时双眼放光,不住地点头。

就一个字——

“值!”

对比起一两银子一两精盐的价格,别说十斤精盐消耗三文钱的炭粉,一斤精盐消耗三文钱的炭粉,朝廷也没有任何负担。

如此一来,他也不必担心,朝廷会因为炭粉耗材价格高,从而打炭粉的主意。

毕竟,烧炭粉靠的是技术,知道它怎么烧,眼睛会了便脑子和双手不会,还是没有用。

也没必要因为这些支出,寒了有功之人进献精盐的一片赤诚之心。

杜慎行心情大好,又多吃了一块锅盔。

吃完一块,犹豫着要不要再喝碗满院飘香的鱼汤,垫垫肚子的时候,钱表哥带着手下的一名衙役,骑马载着四麻袋粗盐前来。

益州盐司负责赋税事务的官吏们,和之前被抓的府衙同僚们一道,还在大牢里关着。

因此只是走流程,提用盐司库存的一百斤粗盐,颇费了一番周折。

“大人,盐司的一百斤盐送来了,昨晚你给下官传了消息,本想及时送来,可郡守大人睡下了没批复章程,这才怠慢了。”

“不慢不慢,孙书吏,你来得正好,把盐卸下来放到那边烧竹子的空地上,快来尝一尝林先生亲手做的锅盔。”

此时心情大好的杜慎行,根本不与故意使绊子的李郡守计较。

孙书吏还以为杜大人要一百斤粗盐有急用。

从昨晚就在猜测,是不是要彻查盐司为几家贩盐的铺子偷税漏税的事。

还对休假依然在办差的杜大人,心疼不已。

谁能想到,杜大人此刻正在林先生新买的庄园里野炊?

“大人,这一百斤盐下官垫付了钱,直接买来的,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益州盐司虽不卖盐,但会备用着府衙、益州驻兵兵营以及境内徭役所用的盐量。

再加上盐司管理的粗盐不值得,盐司囤的盐只多不少,这两年剑南道大体上风调雨顺,盐产量也高,多出来的粗盐,有许多都是内部消化了,以内部的低价转卖出去,一斤粗盐才五文钱。

正因如此,上任负责盐司事务的官吏,才会因倒卖过多赚差价,再加上偷税漏税被送进大牢里,少说也得在脑袋上留个疤。

但一百斤盐,统共才五百文钱,根本没有人当回事,也没有人会说三道四。

“辛苦你了,回头请你喝茶。”

杜慎行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下官公开表达对李郡守处事不公的不满。

想到当上郡丞,他也有了向朝廷和吏部举荐人才的权利。

递给孙书吏一个火候刚好,表面微焦的锅盔,杜慎行轻声问他。

“孙书吏,你在府衙干了多少年了?”

“之前干过两年半,后来大人不嫌弃我,又跟着大人干了两年。”

孙书吏不懂杜大人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如实回答。

“你以前是何功名?”

“举人。”

说完,孙书吏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

“是当年排名倒数第三的举人,同窗都说,我恐怕这辈子考不中进士,当不了官,还好我运气不错,之前的府衙遭遇了一场兵袭,死伤惨重,我不怕死当了之前那位长史大人的文书,又运气好,遇到了大人。”

最新小说: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那个男人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汉家功业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