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3(2 / 3)

够,他还要将他们打残、打服,这样的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攻破长安,伤他国本?!

“可能不是异族,”卫青谨慎道,“陛下,秦鉴不远。”

秦末为何会大乱,无外乎暴/政、动乱,天下豪杰揭竿而起。

刘彻也反应了过来,卫青并不是要强调犬戎攻破镐京,而是前代已有东西两分之朝代,水镜曾说东汉,那么合理推断,前面便有一个西汉。

大汉为何会经历这般动乱,以至一朝两分?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内心俱是沉重。

水镜啊水镜,你怎么就是不说清楚一点?

楚棠自然是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呼唤,她有自己的节奏。

【陶渊明归田之后,回归自我,创作灵感大爆发,写了很多诗文抒发田园之乐,这篇《桃花源记》就可以和课文互相参看。文中所写的桃源之景,不正像这几句诗里描绘的画面吗?

他随性写来,好像素描写生似的,绕宅周围有十几亩地,还有八/九间草屋,屋后种榆柳,屋前桃李栽,隐隐可以看到小村落,炊烟迷蒙,鸡犬相闻,和官场的熙熙攘攘蝇营狗苟截然不同,他便在这里,得以保存自己的本真。

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这里的写作手法,以平淡之笔描绘景物,这就叫作白描。陶渊明很喜欢用这种手法,后面我们学到李清照的作品也会提,她也很喜欢用白描。】

还是妙龄少女的李清照正在院中听水镜讲诗,她素喜诗书,也有评点之才,水镜所讲的内容她实在喜欢极了,连秋千也不愿意荡了,也无心去找平素交好的小姐妹玩耍,日日便是盼着水镜的出现。

她知道这些诗作都是先贤篇章流传后世,千古留名,这是莫大的荣耀,结果水镜刚刚是提到她了么?

李清照错愕又惊喜,秀美的脸蛋染上红粉,自己以后会这么厉害吗?

【大家初看陶渊明的诗会觉得很平淡,这不是大白话吗?有手就行。但其实他的构思安排是很精妙的,我们仔细赏析一下。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是一个简笔勾勒,可以看出主人公生活得很简朴。】

颜延之环顾四周萧然破败的样子一点头:确实挺简朴的。

其实说简朴也是好听了,简直是家徒四壁。

【但是简朴得又很有情调,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在午后,桃花李花竞相盛放在堂前。草屋简朴,榆柳苍翠,桃秾李艳,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这几句描写就像一个特写的近镜头,一下子就把隐居的情趣写出来了,风景好,心情自然好了一半。】

为了使课件不那么单调,楚棠特意配了许多图,这些都是她在各个网站下载的,还有出去旅游的一些实拍,此时放在课件上,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便是一幅诗中好景。

王维看着水镜里的画面暗自点头,隐居之地自然是要清幽素净又有野趣得好,但这草屋怕是有些不安全,如果我他日隐居,需得再谨慎些。他在心里思忖着。

【但是要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但是一个近景还不足以显示,陶渊明像一个资深摄影师,把笔触移向了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里用了两个叠字。看过《红楼梦》的同学可能记得,香菱向林黛玉学诗,也提到了这一句。】

刚写完第一章的曹雪芹看看水镜,又看看自己桌上的书稿,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真实。

【香菱说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写得好,林黛玉说你只知道他这个写得好,我给你看个更好的。于是把陶渊明这两句给他看。

香菱看完十分叹赏,原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是从“依依”这两个字化用来的。

曹雪芹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他借小说中两个角色之口,点评前人诗作,颇具匠心,由此可见陶渊明这两句确实有精妙之处。】

刘氏拉了拉丈夫的衣袖,言笑晏晏:“相公,人家可是说了,你的诗不如陶渊明。”

王维也不在意妻子的打趣,柔声道:“本便不如他。”

这句诗他还没写,想必是后来所作。那曹雪芹确是个造诣颇高的,一眼看出他的句子来自陶潜,而“依依墟里烟”,写炊烟隐约之状,合于远景的笔触,更显平淡而浑然天成,他输得心服口服。

【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照应了后面的“远”字,因为村子隔得远,所以模糊不清;依依,形容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由于距离又显得隐隐约约的。这句近景描写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化外之地,不受任何侵扰。

但是太安静了仿佛有缺点什么,于是他接着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所有画面都活起来了。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鸡鸣狗吠,为什么?】

陶渊明捋着花白的胡须笑眯眯道:“无鸡无犬,怎算得是村庄?”

【因为鸡犬之声相闻正是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哪个村里没有几只鸡几条狗呢?陶渊明真的是一个很有生活气

最新小说: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香珠儿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