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故都的秋4(2 / 5)

他们的诗不仅单句佳绝,全篇亦是浑然贯通略无板滞,唐朝的山水诗怎么写得这样好?!

水镜之下的王维露出一抹笑,小学生必背,应是也在那所谓的“教材”之中?

太极宫。

李世民咂摸着: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便是后世的教育之制?后辈说得这样寻常,难道后世……人人可学?"

他想起上一次看到的童子诵读杜诗的视频,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问题:后世的教育推行范围,到底有多广?

【因为心中悠闲,所以可以听到桂花飘落的声音,这种闲适我们显然是无法体味的,王维修禅,

颇有佛性,个人感觉他这是应该是进入了一种禅定的状态。

“桂花落”,既照应了前面的“人闲”,又照应了后面的“夜静”,因为只有心中闲适,四野寂静,才能听到桂花飘落的极微弱的声音。

郁达夫没有听到桂子落,却能于清晨踏上槐蕊落成的毯,一点点感受着脚下的触感,院中树下,仿佛只有他一个人。人闲踏槐蕊,日静庭院空。和王维的诗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如果可以的话,郁达夫和王维应该会聊得很投机吧!】

王维轻轻地笑了,看着水镜里的文句轻声应道:“我亦很是期待。”

诗文不同,但情志相似,足可引为知交。旁边的裴迪:好吧,希望你能不要劝他学佛。

【闲适处不止在此,既有触感,又有眼见。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细纹,让人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看得出来,郁达夫真的很闲了,连扫帚留下的细纹都能观察到。细腻、清闲、落寞,他从意识写到了潜意识,最后遥想到古人“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深沉。他从这秋槐落蕊里体味到了什么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 “花落人亡两不知”,这

深沉里,或许暗含着对生命衰亡的思考。细细的条纹,孤独、落寞、而又伤感,但郁达夫却怀着赏玩的心态,将悲凉衰败,甚至死亡,当作美来表现。】

辋川。

刚刚还很期待并畅想着与郁达夫做朋友的王维忽然住脑了,把死亡当作美来表现,他颇觉讶然:"静观味闲,郁达夫味出的却隐有衰飒死气,听起来竟是有末世之音。"

他直觉有些不祥,哪怕郁达夫表现出来的笔触,美极了。未央宫。

刘彻轻啧了一声: "过于萧瑟,朕不喜欢。"

大一统帝国的君王,有的是无尽的雄心壮志,他实在无法与这种审美趣味共鸣。

【再看第五段,寒蝉秋声。蝉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文人描写无算,有三首诗非常出名,被称作“咏蝉三绝”,都是唐代的。】

又是唐代?!你们唐朝是不是塞钱了啊?其他朝代的人有些不服。

“大汉的文人也不少啊。”这是日常柠檬的汉武帝。

“魏晋风流何其多?三曹、七子,嵇阮潘陆,怎么后世人只写大唐?”这是主要想为曹子建抱不平的谢灵运。

赵佶边欣赏自己的新作边面带不满: “是大宋不够优待文士吗?是朕的书画不够好吗?怎么水镜只提前唐?"

而再次被提起的唐朝人则纷纷抬头挺胸,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大唐,就是这么文德鼎盛!

【这三首诗分别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名字都非常简单粗暴,一起看一下。

虞世南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史书记载,他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是性情刚烈,直言敢谏,还挺反差萌的,小小的身体,大大的力量。】

虞世南:???我劝你这个小女子庄重一点。太极宫。

李世民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朕从来没想过会有人这样说虞卿,楚棠这后辈,当真是促狭极了。"

长孙皇后看着这些时日以来难得笑得这样开怀的丈夫,也是微微弯唇。虞世南刚直敢谏,她也是早就知道的,能同魏征一起把唐皇陛下谏到回内殿生闷气,可不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力量吗”?

孙皇后觉得楚棠说得对。

【有一说一,臣子敢谏,二凤也听得进去,除了虞世南,还有大名鼎鼎的嘴炮达人魏征。】跟着躺枪的魏征:.…直言劝谏,臣子本色,怎么了!

奉天殿。

朱元璋饶有兴趣: "这个炮是火炮吧?嘴炮达人,是说魏征说话像开炮似的?"

想起史书上记载的轶闻,老朱脑补了一下魏征滔滔不绝地向李世民“开炮”的样子,没忍住就乐了。

这个诨名咱喜欢!

并不知道自己被朱八八取笑了的太宗陛下想起魏征和虞世南一左一右劝谏自己的样子,仿佛觉得额角又开始抽痛起来了。

最新小说: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香珠儿 重生南美做国王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