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永遇乐、声声慢3(2 / 4)

他郁闷极了。

【我们可以把这一句和《南乡子》参考来看,《南乡子》的题目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二词写于同一地点。在《南乡子》中,辛弃疾将曹操和刘备拉来做陪衬,认为天下英雄,只有曹刘二人才堪与孙权相抗。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有二。

根据《三国志·吴书》的注引,曹、吴二军对垒之时,曹操见吴军军容整肃,当先的首领孙权年轻意气威风凛凛,端的是人中龙凤,所以不由得感叹说:生儿子还得是要像孙权啊,那刘表的儿子,简直如猪狗一般。】

真·刘表的儿子刘琦刘琮:你骂谁呢???

曹丕和曹植忍不住那目光去看自家老爹,满眼写着“爹你还想要个孙权那样的儿子你是觉得我们这些儿子都不好呗?”

被这样隐晦谴责的目光直勾勾盯着的曹操有些抹不开脸,那不就是,一时嘴快吗,怎么儿子还当真了?

不过,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曹操回想了一下,只觉孙权确实不错,年少有为敢想敢做,有个这样的儿子好像还......挺好的?

江东。

明明是被夸

的孙权却是将桌案一拍,当场黑了脸:“曹贼你欺人太甚!”

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他还不认这个爹呢?多大脸呐?曹贼一定是想占他的便宜。

【刘表的儿子刘琮,我们前面说过,投降了曹操。虽然曹操和孙权是对手,但很显然,对这个敌人,曹操是敬佩的,不吝欣赏。

但对主动投降的刘琮,曹操内心却很是不屑,因为对方毫不抵抗,就这样将大好河山拱手相送,实在是个无能的懦夫。

发现没有,曹操一面在夸孙权,一面又在骂刘琮。辛弃疾只引用了前半句,但对典故熟悉的人,自然能想到后半句。

所以在这里,他表面夸孙权,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责骂当朝的主和派都是像刘琮这样的,猪狗一般的懦夫。

了解了这一句,我们再来看本词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感触就更深了。满朝猪狗,还有谁能重振国风?】

“骂得好!”

曹操当场叫好。刘琮降他他固然可喜,可正如水镜所说,不战请降总是令人不齿的,他更欣赏孙权这样骨气刚直的男儿。结果辛弃疾怎么说来着,那南宋满朝都是刘琮这样的懦夫?!这样的朝廷拿什么来抵御强敌?!真是该骂!

唐朝。

李世民的脸也沉了下去:“堂堂中原正统,不思收复,向异族低头,宋朝皇帝脑子里在想什么?”

北宋,汴京。

赵匡胤周围的气压已经低得不能再低,大殿之中侍立的人噤若寒蝉,生怕一不小心便会触了官家的霉头。

李府。

听到这里的李清照眼睛小小地亮了一下:“这辛弃疾真是个血性男儿!”

李格非脸色顿时一变,四处看了看,这才压低声音道:“胡闹!你知道什么?小声些!”

被父亲喝止的李清照撇撇嘴,心里却对辛弃疾多了几分赞赏,相应的,对那南宋朝廷就颇有微词了。

这边各自点评,南宋那些主和派却是当场炸开了锅。人活一张脸,当着全天下人的面被指着鼻子骂,他们哪受得了?当场攻讦起来:

“竖子无礼!安敢如此辱骂我等?!”

“宋金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议和不过费些钱财,南境自可安息。那辛弃疾不识官家与我等苦心,反而一意辱骂,端的不得人子!”

“隆兴之日,我朝亦曾率军北伐,可结果呢?打不过啊!金人哪是那么好打的?这是拿国运作赌!”

“辛弃疾一归正人尔,居心叵测!”

......

另一边,主战派的诸人却是拊掌再三,一边在心中大赞辛弃疾骂得好,一边又忍不住抚膺长叹。唉!哪怕他们的君王是孙权呢?

【接下来,辛弃疾又将目光投向了刘裕。刘裕出生在京口,作为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南北朝风云人物之一,刘裕当然也是后人怀念的对象。

斜晖落在长满草树的寻常巷陌,人们说,那里曾是刘裕住过的地方。寻常巷陌,说明刘裕少

时卑微。前面我们也讲过,说刘裕当年像刘备一样卖过草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态度更加明显。看注释,这是在追忆刘裕曾两次北伐的事。刘裕代东晋自立,也是南方政权,同样有志收复北方失地。他是这么想的,也这么做了。两次北伐,灭燕、秦而复长安、洛阳,几近克复中原。】

刘宋。

刘裕脸上的笑怎么也忍不住。虽然不是第一次听水镜夸他了,但好话谁会嫌多呢?他放松姿态,将腰背略略靠在并不奢华的座椅上,微沉了声道:

“异族肆虐中原,虏我百姓,乱我疆土。如此深仇,汉人自当奋勇。如今两

最新小说: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香珠儿 明末逐鹿天下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重生南美做国王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