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拿来主义 尾声(2 / 3)

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心里不由得满意了几分,挥挥手叫人回去,三保也不好奇,目不斜视地退了出去,半分礼数不差。

朱元璋看着心中愈发满意,见人出去刚要夸赞几句,就见一旁的朱棣嘴角翘起,笑呵呵地。朱元璋顿时把脸一黑:

“傻笑什么?荐个人就把你乐成这样,没出息的东西!”

“不是…”朱棣有些郁闷,“父皇您不也觉得三保不错吗?”

朱元璋瞪他:“你现在没事了是吧?滚去帮老五筹备出海,办不好咱的丝绸之路,咱抽死你!”

是的,朱元璋受了前朝和后世的启发,也准备开设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五皇子朱橚就是给他打头阵的。

朱棣也知道这是正事,当下也收起了耍宝的姿态,认真道:“儿L臣省得,大哥现在在五弟那,儿L臣稍后便过去。”

“不过父皇,”他神色愈发认真:“楚姑娘说的没错,强大的国家实力才能托举自信,开海禁有利于中外交流。”

他用上了水镜里时髦的名词。

“但往来之间也易生乱,一旦

海寇横行,危及我沿海百姓,海上通商亦会受阻。依儿L臣所见,还得加强海防,组建一支强健的水军,卫我疆土。”

这话说得中肯,朱元璋听罢脸色好了不少,点点头道:“你考虑得不错,后世说什么坚船利炮,水军利船只,火炮利远攻,要在这两者上下功夫。”

“没错!”

朱棣神采奕奕地讲着自己的想法,他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说得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朱元璋不自觉点头,心里又纠结了起来。想到朱棣刚说朱标在朱橚那,想必是叮嘱筹备出海事宜。

要说朱元璋对这个长子可是一万个满意,能力强心眼好,恭敬孝悌,满朝文武也服他,即使知道后来登基的是朱棣也从容沉稳一如既往,反倒还处处帮扶弟弟,委实是一个模范兄长。

但朱棣呢,是史书盖戳的永乐大帝,开创盛世,这些时日的言语行为也能看出不俗,并非没有为君的资质。

况且他们至今也不知晓朱棣到底为何会登上皇位,朱元璋了解儿L子,有朱标在,朱棣不可能造反,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眸色几经变幻,难得觉出了几分头疼。

唐朝。

贞观君臣这段时间干劲十足,大唐的开放包容是华夏历史典范,他们参与其中也与有荣焉,此时更是十二分上心。

李世民毕竟大手笔,继筹备长安医院之后又盯上了孔子学院。众人讨论来讨论去,末了决定让孔颖达去当这个孔子学院的院长,开设各类学目教授异国遣唐使,并有意无意透露在大唐做官的福利待遇,主打一个潜移默化。

“孔卿啊!”李世民拍着孔颖达的肩膀言辞切切,“引进异邦贤才,朕可就全仰仗你了。”

君王殷切信任的目光让孔颖达油然而生使命在肩的责任感,俯首叩拜:“臣定当竭尽全力!”

“好啊!”

李世民满意了,接着道:“众卿还可多多举荐通晓异闻之士,大唐广阔,也可走向异域,讲好大唐故事嘛!”

他把这套话术用得熟练,长孙无忌紧跟皇帝妹夫的步伐,提议道:“李太白的诗写得好,风神潇洒,逸兴遄飞。我观后世画像,异邦人亦读其诗,也可以‘送去’嘛!”

“白居易的也可以,好读好懂。”秘书郎上官仪接过话头。

房玄龄也觉得可行:“既如此,可遣乐师谱曲,传之教坊,流波天下,自有化人之功。”

李世民眼睛一亮:“这个提议甚好,也好教天下人知道,我大唐是诗的国度!”

说到唐诗,李世民可谓是信心十足。

众人受了启发,纷纷发言道:“书法也不错吧,我看水镜里他们似乎在学汉字?”

“异邦人似乎对我们的武学也颇感兴趣?”

“那会不会资外敌啊……”

“没事,大唐还打不过他们吗?实在担心教点五禽戏或者舞剑也行。”

“歌舞也很不错啊!”

“依我看还要组建一批精良的海军,

并更新武器,后面那个大炮就很不错。”

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君臣的一致认同:“大炮是真理之器!”

“……”

众人集思广益,很快就制定了一系列大唐文化走出去的章程。后世虽然夸了他们,但也不能自满不是?盛唐的追求是保持第一,继续进步!

汉朝。

刘彻心里憋着劲,一心想要超过唐朝,召集群臣想了许多大汉文化走出去的法子,最后都指明要先强军打败匈奴,才能完完全全打开西域通道,于是卫青算是彻底忙碌起来了,第二个忙成陀螺的则是桑弘羊,至于司马相如,他凭借优秀的文笔成为了第一外宣员。

除此之外,邸报传来好消息,赢得后世赞誉并承载着猪

最新小说: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明末逐鹿天下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重生南美做国王 香珠儿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