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阿房宫赋1(2 / 3)

话说,后世最不缺的就是乐子人。

【兵马俑那边不能大声喧哗,我们一会儿进去政哥帝陵那儿找个地方偷偷读。】

扶苏听到这里只觉眼前一黑:“她她她她……她还要进帝陵?!!”

主位上的秦始皇脸色渐冷,显然不大高兴的样子。李斯等人额头冒汗,偷偷盯着水镜里毫无所觉的女子,大气都不敢出。

——谁懂啊,这次水镜的热闹一点也不好看!

水镜里的楚棠仍旧不为所动,她的视频是分段剪辑的,画面一切,她已经到帝陵碑前了。高大的石碑上用篆体刻着秦始皇陵几个大字,看起来古朴而庄重。

秦始皇面色稍霁,后人倒也没乱糟蹋他的陵寝。

被楚棠这么一搞,始皇陛下的接受度竟然直线上升。

【这里就是秦陵了,前面有个小姐姐在碑前给政哥献花,也穿着战国袍,果然好有仪式感!】

众人这才明白,她们原来是特意换了战国时期的服饰去拜谒帝陵。

“倒是有心。”

李世民笑了一下,开始思考楚棠下次去昭陵

是不是该换成大唐的打扮了。

【花旁边好像还有封信,加一块……小饼干?真尴尬我这次又没带祭品,只好用课文代替了。】

她清了清嗓子,咸阳宫中的君臣不由得凝神屏息,想听清后人对阿房宫的赋文。

只听楚棠字正腔圆:【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

李斯顿时一个激灵:??!

这不是他的《上秦王书》么?楚棠之前倒是提过一嘴,怎么在这里出现了!

作为《上秦王书》的第一个阅读者,嬴政当然也听出来,他有些吃不准楚棠的操作,沉吟着没有说话。

这高深莫测的模样更引得李斯大汗,他虽然没什么心虚,但一旦失去当年情境下的勇气,又在陛下面前听人评说,到底难免生出几分忐忑。

“陛下,这……”

他试探着开口。

嬴政轻轻抬了抬手,示意他勿要心急,李斯没法,只好惴惴地闭嘴。

唐朝。

同样紧张等待的杜牧只觉错愕:楚姑娘这是……背错了吧???[”

楚棠:【不好意思背成《谏逐客书》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这篇课文,顺口。】

杜牧:……

你既然要讲解《阿房宫赋》,这些时日却一直在读《谏逐客书》,你礼貌吗?

秦朝。

李斯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背错了。还好还好,还以为楚姑娘改在陵寝前诵读《谏逐客书》了,那他可真受不住。

唐朝。

李世民失笑,楚棠若在始皇墓前诵读《谏逐客书》,那就和在昭陵诵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样了。想到这里,二凤陛下只觉牙疼。

——后人的这份“喜欢”也太沉重了。

【《谏逐客书》教材也收录了,虽然是一篇奏疏,但辞采华丽气势纵横,不失为一篇好文章。秦代文学除了《吕氏春秋》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斯的这篇文章了,还有他的碑文。

迅哥儿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说,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文学史上也说,秦世不文,唯李斯一人。斯相——撑起大秦文坛一片天。】

楚棠说完,扶苏王翦蒙家兄弟等人都向李斯看了过去,连嬴政都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不错。”

李斯有些紧张也有些欣喜,他志在为政,但后人夸他辞章,而那篇谏疏又得了那鲁迅先生如此高的称赞,也不免心中高兴。压抑着激动,他拱手行礼:

“谢陛下嘉勉。”

秦始皇将手微微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不必多礼,心里却有些疑惑。

他本人虽于文章之道不甚上心,但扶苏博雅,大秦开阔,哪怕先时亦有秦讴,怎么在后世就得了个“不文”的评价,大秦的文章当真如此不堪么?

唐朝。

李白随口吟诵起《谏逐客书》中的句子:“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

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的确铺陈纵横、设彩华丽?_[(,当为秦世第一,后世的评价倒也恰当。”

杜甫闻言也有些感慨:“秦世不文,亦有国祚短促之因啊!”

始皇既没,天下大乱,二世昏聩,其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各路诸侯百姓揭竿而起,战乱纷纭,哪有年岁滋养文辞?

【好了,我们重新开始。】

话音刚落,杜牧正襟危坐,李商隐也准备好了夸赞之词,只待感受杜樊川的辞章之美,咸阳宫中的君臣亦是屏息。

楚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最新小说: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香珠儿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重生南美做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