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阿房宫赋4(2 / 4)

一看到他俩的名字出现在一起,他就眼睛疼!

另一边,李商隐确实欣喜若狂:“小李杜果真是我与杜樊川!”

他高兴地上前几步,握手成拳兴高采烈:“能与杜樊川并称真乃三生有幸,我要再与他修书,共论诗文,成就大李杜那般的佳话,方不负后人盛情!”

话音刚落,他摩拳擦掌,立即回到书桌前铺纸研磨。妻子王氏见他这般兴奋的样子,忍不住道:“先时你与那杜樊川写的信他都不曾回复,这次你还要写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李商隐头也不抬地道:“或许去信之人太多他一时忘了呢?我多去几封,又有这后世声名,杜樊川肯定会回复的!”

李商隐信心十足,一旁的王氏却没丈夫这样乐观。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她总觉得,自家夫君在一厢情愿。

汉魏两朝。

刘彻曹操等人不由得又眼红了起来,李白杜甫不够,又来个小李杜,你们唐朝是要上天了吗?

北宋。

早知后事的欧阳修却没有管李杜的官司,他将注意力放在了文章的解析:

“楚姑娘话说得活泼,确也

得了几分意思。杜牧‘长桥’之句,俱从己之眼光起笔,如摄物之形象,一一见于读者目前,想象之奇、人情之讶尽在其中矣。”

梅尧臣颔首:前日苏子美得了一句,云台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当时祖此句之法。”

“圣愈兄以为如何?”欧阳修顾问。

梅尧臣:“得其形矣,未得其神。”

说罢,两人对视片刻,忽然一起大笑起来。是啊,文章天成,妙手偶得,岂是那么好仿的?

【其次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到“而气候不齐”这两句。歌喉吐暖,舞袖生风,以至于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竟产生了不同之气候,这明显是一种夸张的笔法,并有些通感的意味,还是意在渲染阿房宫之大。所以这一句也是我们考试的重点,要默写的哦!】

众人现在听到默写已经非常习惯了,杜牧甚至有闲心调侃:“我这几句用字平易,应是不容易写错了吧!”

下一秒就听到楚棠:【另外我强调一下,第一段描写阿房宫的建筑,这样占地广阔、造型瑰玮的宫殿耗资必然巨大,这刚好也照应了前面的“蜀山兀。”兀的意思是秃,那么请大家记清楚,不要再写成“蜀山秃,阿房出”了!!!】

想起曾经被抓壮丁去改过的试卷,楚棠只觉又好气又好笑。

唐朝。

刚刚将心放回肚子里的杜牧:???

“蜀山秃???”

就离谱!!!

秦朝。

李斯蒙恬等人也有些一言难尽,虽然两个字意思一样,但是换成秃........怎么说呢感觉大秦挺没文化的。

三国。

曹操毫无形象的哈哈大笑起来:“蜀山秃?秦人把蜀山薅秃了?形象,形象!后世的学生大才啊!”

底下的丕、植二兄弟看着自家父亲看热闹不嫌事达的样子默默低下了头。爹,您能否维持一下自己作为诗人的面子?

【以上就是第一段的描写,大家可以按下暂停键再读一读。杜牧写得真的很美,要真像他文章里写的,阿房宫如果建成了估计也会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观吧!】

不是......

还带这么说的?

众人沉默了一下,六国贵族更是不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什么建筑史上的奇观?狗屁不通!”

“这女子也太偏心了,这也能说那嬴政的好?”

......

【但就像后文所写,殿宇之为逸乐,建造这么大的宫殿,其中有要耗费多少民力物力财力?到头受苦的还是百姓。】

秦朝。

胡亥颇为不屑:“天子牧民,百姓供养天子岂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再说,恢弘宫宇才衬得出我大秦赫赫声威,阿房宫建得大一点怎么了?若是我......”

他的声音低了一瞬,警惕地四处看了看,才压低嗓子道:“若是我,要建得比杜牧写的还要精美!”

前殿。

嬴政凝着眉,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低声道:“阿房宫未成......”

有耳朵尖的人立时抬头:“陛下?!”

李斯猛然回味过来:“楚姑娘说的是如果建成,阿房宫并未建起!”

“为何没有建成......”

蒙毅说着声音迅速低了下去,为何没有建成?因为大秦......两世而亡了啊!可是,经陛下与扶苏公子两世而不成,就算扶苏公子亡秦,可陛下呢?难道陛下他......蒙毅心头猛然一凛,他不敢再想下去了。

“阿房宫未成,这些句子全是杜牧的想象之词。”

他心中随即升一腔怒火:“杜

最新小说: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明末逐鹿天下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重生南美做国王 香珠儿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