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2 / 4)

鲜明顿挫,是首好曲子。”

刘彻恢复到波澜不惊的状态,闻说这话颇为嫌弃地看了司马相如一眼,他对这个害得自己差点被呛到的音乐暂时没有什么好感,轻蔑道:

“低俗!”

司马相如:???

唐朝。

杜甫同样惊疑不定:“楚姑娘何时换了曲风?”

听着岂止是关西大汉弹奏铁琵琶,分明像老秦人击瓮叩缶、弹筝搏髀的架势。

“虽是下里巴人,但听来却是颇为豪壮,让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豪情。”李白反应过来倒也接受良好,笑眯眯地道。

更妙的是配上水镜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江湖豪侠之风扑面而来,他感兴趣极了。

中唐。

白居易笑眯眯道:“大河向东流,起句俚俗却极有气魄,倒似是取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俗中有雅,好曲,好词!”

他倡导俚俗,这曲词倒是正中他的下怀。

南宋。

辛弃疾面露赞赏:“生死之交一碗酒,果是豪侠之风。”

听得他都有几l分想拔剑起舞了。

明清两代。

对俗文学接受极高的文人们比诸位前辈更能适应这样的曲词,苏州城中,金圣叹拍案击节应和,话里话外都是惊喜:

“‘水里火里不回头,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端的是梁山好汉的作风,写得好!”

“句末以一‘哇’字作节,一为成韵,二来也增添了慷慨之气,提心摄魄,与梁山好汉正是相得益彰!”李贽同样满意。

奉天殿。

朱元璋只觉听出了一身壮志豪情,啧啧道:“不知怎的,咱倒是想起了当年转战南北驱逐蒙元的场景。”

若当时听着这样的曲子,他必定会多砍几l个元军的人头。

廊柱下的朱权欣然点头,是支好曲子,听着真想出去快意江湖啊!

楚棠并不知晓一首《好汉歌》跨越时空,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老祖宗强势洗脑,歌曲播放完毕,许多人还沉浸在快意恩仇的江湖气里,她清清嗓子道:

【歌听完了,大家的DNA应该动了吧!刚刚这首《好汉歌》正是央版水浒的主题曲,刘欢老师粗犷豪壮的嗓音和这首歌简直无比契合!记得有外国友人说听了这首歌他都想上梁山了,侧面证明这首歌相当有感染力。】

“词质朴,曲名倒也相当质朴,大俗即大雅啊哈哈!”水镜下的白居易不吝欣赏。

明朝。

李贽拊掌叫绝:“《好汉歌》,这个名字倒是十分相配。”

那画面里的人也选得好,形神各异,气宇轩昂,当得一声好汉!

文人各自赞叹,而太极宫里的李世民却是神情微顿,沉吟道:“上梁山?”

不怪他敏感,前隋大业年间,豪杰并起,瓦岗寨便有一之反隋之军,自古匪盗又有啸聚山林之说,刚刚那曲词里“路见不平一声吼”之句,江湖游侠之气极重,难道这歌里唱的好汉,都是一群匪徒?

北宋。

赵匡胤同样心神一紧,他对“教头”这两个字自是熟悉,但上梁山......

“莫非这歌里唱的好汉,实际是一群匪徒?”

【不过比起歌里的快意恩仇,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林冲,却不是个典型的快意恩仇的人物。】

楚棠切换PPT。

【林冲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而今天要讲的这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推荐大家有条件的翻一下课本哦!没条件也没关系,一起听就可以了。】

【水浒传》初名《忠义水浒传》,关于它的作者历来有些争议,有施作罗编、罗作、施作罗续等各种说法,也有干脆认为施、罗都是托名的,我们还是按照熟悉的说法,将之认定为是施耐庵所作。】

一连串施啊罗绕口令似的险些把众人绕晕了,白驹场里的施耐庵更是懵了一瞬:怎么差点就痛失著作权了呢?!

苏州。

金圣叹

激动不已:“什么施作罗续,罗贯中分明是狗尾续貂!水浒一书只有前七十回才是精华!”

他一边敲桌子一边为心爱的小说正名,又想起坊间流传的百二十回本、百回本,心里愈发觉得不满:“不行,我要为水浒评注,好教天下人知晓,前七十回才是真正的《水浒传》!”

【顺便说一下,四大名著的作者除了《红楼梦》基本可以确定之外(当然也有人有异议),另外三本其实都有些说道,这一方面是因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历代累积而成的故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资料不全,罗贯中的生平就已经不甚清楚了,施耐庵资料貌似更少一些。

这背后一个是时代原因,另外就是文化环境使然了,在传统观念里戏曲小

最新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明末逐鹿天下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加强管制梅毒溯源菌毒洁身自好 香珠儿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