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400章 俗真俗

第0400章 俗真俗(2 / 3)

“看到了没?这可是大有用处的。”

冯永发动了特技“巧言令色”,对着赵广说道,“你方才所做的,那只是小事,这桐油的主要用途,可是可以用来保养这盔甲兵器。”

“你看看这兵器盔甲,也不消说是一直不会生锈,只要是能让它轻易不会生锈,那这好处就算是大了去,这才是大事。”

现在将士所用的,大多是皮甲,能用上铁制盔甲的,少说也是一个偏将往上。

底下的小兵兵,有一副破烂的皮甲那就是幸事了。

铁制盔甲防护很高,靠着它,在战场上活命的机率要比别人高很多。

但是铁本来就少,铁制盔甲那就更是少之又少。

而且它的保养也是个大问题。

这年代铁的质量普通不高,不要说铁制盔甲,就算是士兵手上的兵器,在战场上砍着砍着就断了,那也是常事。

一旦生锈了,那就更容易损坏。

有了大量出产的桐油,莫说是铁制盔甲,就是兵器,保养起来那也容易得多。

赵广别的地方可能经常犯二,但一旦涉及到行军打仗,那就如同换了一个人。

当下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怪不得兄长要让人把这桐油送过来,原来是为了做这个事?”

“这南中湿热,盔甲兵器要比别处更容易损坏,若是当真如兄长所说的,这桐油能让铁器不易生锈,那自然是大事!”

说着直接就把吕老卒手里的盔甲抢过来,细细观摩了好一会,这才抬起头,脸上带着恍然的神色,“原来兄长几日前去山上,并不是去散心,而是去找这产桐油的罂子桐树?”

“没错。”

冯永说着,又从怀里摸出一张票子,弹了弹,清脆的声音“咔咔”作响,问道,“这是什么?”

“票子。”

“知道这票子上面的墨和别人平时常用的墨有什么不同?”

“自然知晓,这墨里有油。”

“没错,这墨里有油。以后南乡不但要印票子,还会印更多的书籍出来,所以要用的油墨也会越来越多。放眼全大汉,哪里有最多的油?”

冯永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方面,除了要用到大量的纸,还要用大量的油墨来印刷。

要用到辣么多油,总不能又是拿猪油来搞吧?

要论油量哪里多?

桐油产量数南中。

只要能带着南中百姓发家致富,谁还会愿意去造反?

只要没人愿意造反,诸葛老妖交代下来的政治任务那不就是完成了?

你管我在这期间是赚了钱还是顺手挖了世家的墙角?

很明显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票子更能吸引赵广的注意力,他的眼睛一亮,“这桐油有这般多的好处,这罂子桐在南中又遍地都是,所以我们岂不是又要赚了?”

“俗!真俗!”

冯永看了赵广一眼,对他这种毫无风度涵养的话大加批评,“我们来南中,是为了南中百姓的安宁,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赚钱!”

“看看这南中,都被叛军糟蹋成什么样子了?百姓就是想安宁都不可得,更别说是能有什么衣食。所以我们叫百姓去山上采些油桐子来跟换粮食,那是为了他们好,懂吗?”

“百姓可怜啊,”冯永一声长叹,特悲天悯人的那种,“就算是南中平定后,地里又不是说就能马上长出庄稼来,拿无用的油桐子来换渡过难关的粮食,谁敢说这不是在救命?”

“对对对!”赵广连连点头,“没错,就是这样。兄长还是心善,小弟知错了。”

然后他凑过来,低声问道,“兄长,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叫锦城兴的那些人准备好粮食了?”

“急什么?”冯永没好气道,“如今粮价虽说没前年涨得厉害,但到底是涨了,如今买粮岂不是亏大了?”

“油桐子到了秋日才能采摘,正好也是锦城那边收粮食的时候,我估摸着,到了那时,丞相也差不多平定完叛乱了,消息一传回锦城,粮价肯定会跌到最低,这样买粮才合算。”

“南中的百姓今年没种下多少粮食,正好让锦城那边运粮食让他们过冬,同时也好安定人心。”

“一举数得!还是兄长厉害。”

冯永这一番精打细算,让赵广心悦诚服地翘起大拇指。

王训面无表情,他的三观,早就麻木了。

倒是杨千万听了,心里如同一万头神兽奔过:这就是被丞相称赞的少年英雄冯郎君?

被大汉皇后称赞的大汉第一少年郎君就特么的这个模样?

果然…是有道理的!

要是他的阿爸当年能有这份心计,还至于被人撵得无家可归?说不得还能反吞了仇敌,壮大自己的部族。

汉人果然是太狡猾了,还是我们胡人耿直。

杨千万心里思绪万千,感叹道,我一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红楼从庶子开始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辅国郡主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汉家功业 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