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539 江东世家之殇

第0539 江东世家之殇(3 / 3)

色。

“我非是推崇,而是此子确实是才气过人,其文自成一家,不落世俗。日后若真有人能与北方那位文才富艳的曹子建相提并论者,想来也就只有他了。”

曹子建者,曹植也。

自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在思想上占据著统治的地位,所谓的诗赋,只是经学的附庸。

直至东汉末期,社会洞乱,传统的儒学式微,失去了统治地位,文学诗赋这才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然后迅速崛起,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建安文学。

被后世称作“建安文学”的文xué动本就是对两汉经学的一次反叛:“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一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

这时候的文人讲究放纵情怀,自由创作,创新文学,不拘前人规矩。

曹子建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文多是五言,乃是公认的天下文章之典范。

在张温看来,冯明文的文风则是更为多变,有乐府类,也有类似曹丕所常用的七言类,算是后来居上者。

犹为可贵的是,比起集大成的曹子建,冯明文竟能开辟新的文风,这一点更受张温所重。若是他能再出几篇同一水准的诗赋,那么能与曹子建相提并论之言,并非虚话。

陆逊听到张温的剖析,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问道,“其人治世之才如何?”

“精于营造,长于经营,听说蜀地百姓多受其恩惠。”

“其谋略呢?”

“有小文和之称,想来定是善谋之辈。”

陆逊闻言,叹了一口气,“冯明文年方才十九,就如此了得,日后定然是英雄人物。”

“伯言既知是他,又何来问我?”

张温一点也不奇怪陆逊知道冯明文,他只是奇怪为何对方会专门来找他问冯明文的事。

陆逊也不隐瞒,解释道,“今年江陵军粮不足,我在荆州广开荒地,得蜀地流传出来的曲辕犁,觉得大是合用。”

“后才知此物乃是冯明文所制,与如今江东所传唱的《蜀道难》《长干行》所著之人,乃是同名,故我这才过来问一问。”

张温听到陆逊说起曲辕犁,脸上露出些许的讽刺之色,“伯言可知,当年我从蜀地归来,曾献此物于吴主?”

“竟有此事?”陆逊惊讶道,“王上重视耕种之事,若是有此物,怎么…”

说到这里,他又顿住了。

张温罢官,其中有一项罪名就是出使蜀国时称颂对方,王上觉得这是有辱吴国的行为。

连称颂蜀国都不行,那么他从蜀地带回来的东西,只怕王上十有八九连正眼都不会看一下,说不定早就已经销毁了。

“伯言又可知道,这两年我用曲辕犁耕种自家田地,少用多少人力畜力?增产几何?”

“不知。”

“往昔横犁,至少要两人双牛,曲辕犁仅要一人一犁,粮食却可增产一成。”

陆逊霍然而起,“惠恕此言当真?用曲辕犁耕种,真能增产一成?”

“何须瞒你?若是不信,可到庄上的田地一观。”

“自是要去一观,不然我心不安。”

陆逊说道。

张家的田庄就在不远处,两人出门,也不乘车,走了没多久就到了。

此时的稻穗已经灌了浆,虽然仍是青色,但已经开始下垂。

张家的稻谷很明显长势要比别处好,而且稻穗上的谷子要多一些。

陆逊绕着田庄走了一大圈,发现皆是如此,这才停下脚步,脸上喜动于色,“若真如此,看来明年江陵的军粮就无须担忧了。”

这曲辕犁不但耕种方便,还省畜力人力,甚至还能让粮食增产,看来回去应该好好推广开来才行。

这样一来,荆州只怕又能重成产粮之地,何须像像今年开春时担忧缺少军粮?

想到这里,陆逊心里暗道,蜀国的冯明文若是文采了得、精于营造也就罢了。

但如果再像惠恕所说的那般,长于经营而能恩惠百姓,同时还善于谋略的话,那当真是一个人物,看来要好好注意才行。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辅国郡主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谍海孤雁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那个男人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红楼从庶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