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055章 继续北伐?

第1055章 继续北伐?(2 / 4)

郎是第一次被外派到丞相府上,哪知道竟是遇到这样的场景?

但见他瞠目结舌,呐呐不知所言。

“放心,你回去后就直说实话,陛下不会怪罪你的。”

顾雍看起来不愿多言,说完这一句,就起身准备送客。

中书郎无奈,只得忐忑不安地出府,又忐忑不安地回到宫里。

还没等他开口,孙权就直接问他:

“这么快就回来了?丞相没有给你设酒食?”

“回陛下,丞相莫说是设酒食,就是话也不愿意多说,只言自己年高,不能在此事给陛下建议。”

中书郎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看着陛下,生怕陛下大怒。

那可是丞相啊!

陛下亲自派自己前去请教国事,他竟然敢说自己年老昏庸,不理国事?

没想到孙权听了中书郎的话,竟是没有生气,反是叹了一口气:

“如此说来,丞相这是不同意我的想法啊!”

顾雍此人,平日不饮酒,又寡言语。

若是上奏得以纳用,则归功于上,若是不得纳,则秘而不宣。

若是皇帝问计于他,而他认为事可施行,则会为到府上的中书郎设酒食,自己趁机反复研究,以免出现疏漏。

若是他不赞同皇帝的想法,则是默然不语,自然也不会为中书郎设酒食。

所以孙权听到顾雍没有招待中书郎,心中已是明白顾雍是反对此事。

只是他一想起两国联手伐贼,汉国连得雍并二州之地,国力已然大增。

而自己却依旧被阻于合肥之下,心里就不禁又嫉又急。

嫉的是汉国,急的是自己。

校事府中书吕壹作为皇帝亲信,这些日子早就看出了陛下心情不佳。

如今终于得知陛下心中所思,于是寻了机会建议道:

“陛下,朝中政务,垂询于丞相是对的。但世人皆言上大将军识兵势,故这中外军事,那得问上大将军才是。”

“何况在去年北伐时,上大将军曾劝陛下退兵,陛下不是一直未解真正之意,陛下何不趁着现在派人去武昌询问?”

孙权闻言,眉头就是一皱。

去年北伐,陆逊与他人一样,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劝自己退兵。

所谓识兵势,难道就没有料错的时候?

再说了,吾让他坐镇武昌,是让他领豫章以西诸事。

这已经算是极是信重了。

可不是说连豫章以东之事,也要由他来做决定。

只是想了半天,孙权最终还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武昌。

毕竟丞相不同意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今年执意北伐,未免显得有些一意孤行。

若是能让陆逊同意此事,那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武昌的陆逊接到孙权送过来的信后,立刻就找到了镇守荆州的大将军诸葛瑾,以手信示诸葛瑾。

同时有些忧虑地说道:

“这些年来,陛下几乎年年有北上之意,耗费钱粮无数,不得不屡造大钱。如今民间物价飞涨,百姓颇有怨言。”

“吾听闻,在荆州一带,民间多不喜用大钱,要么是以谷绢易物,大户人家,宁用蜀地钱票,由此可见,大钱之弊,烈矣!”

“故吾以为,陛下宜休民生息,不宜再动刀兵,子瑜以为如何?”

时驻守荆州的大将有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等人,但皆是只管军事,不掌民事。

哪有资格像上大将军这样,可以随时上书讨论朝中之事?

更别说,对于荆州现在之事,就算是诸葛瑾有权力去管,他也要考虑再三也不敢管。

蜀地钱票可是比用铁铸出来的大钱保值多了,逼着别人用大钱而不用钱票。

别说这些年用开垦出来的田地种甘蔗,每年获利不少的军中将士会不会闹事。

(建兴四年,陆逊因荆州久经战乱,土地荒废,粮谷太少,上表令诸将增广田亩)

就是荆州的乡亲父老也要戳他的脊梁骨。

没了荆州乡亲父老的支持,军中的粮谷从何而来?

难道都指望军中诸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吗?

还是大伙只吃甘蔗就够了?

诸葛瑾指了指陆逊手上的信,有些避重就轻地说道:

“陛下只让吾领军,荆州诸政事,乃吾所能轻言之。不过吾观陛下对去年北伐之事,多有怀憾之意,伯言当如何应之?”

前几年吕壹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陆逊屡次上书直言校事府之弊。

但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这些在外的领军大将,皆是保持了沉默,就是为了避嫌。

陆逊亦知诸葛瑾心里的顾虑,他只是叹息道:

“满宠乃曹操时的老人,勇而有谋,兼合肥

最新小说: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汉家功业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