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06章 顺理成章

第1106章 顺理成章(1 / 4)

花鬘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似乎在掩饰着什么,又像是在组织语言。

好一会后,她才开口道:

“我想在长安城内买一块地皮,盖个大院子。”

然后她又看向冯君侯,强调道:“地段要好一些。”

“你是大将军,管着整个关中,现在又帮陛下盖行宫,一定最清楚哪里是最好旳地方。”

冯君侯闻言,微微一惊地看了一眼这个小娘子。

然后又笑了一下:“这话可不能乱说,我可不是大将军。”

花鬘撇撇嘴:“反正迟早的事,现在全大汉都知道,连什么镇东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都比不过你。”

“你就说吧,你愿不愿意帮我?”

让冯君侯没有想到的是,这南蛮出来的小娘子,居然会有这么超前的意识。

别看长安现在还是破落模样,但它以后可是大汉的都城,假以时日,地皮绝对是全大汉最昂贵的。

天子迁都以后,但凡是城内好地段的房子,别说是一般人,就算是京城官员,若非显贵,

恐怕也没有能力买下来。

就算有钱,有没有资格还两说。

从这方面来说,

冯君侯坐镇关中,

全权处理天子皇宫的建造,

那真是捧了一个装满金子的盆子。

只要脸皮够厚,手段够黑,

给自己批上几块上好的地皮,将来就是什么也不干,直接卖出去也能赚够一辈子的吃喝费用。

当然,

冯君侯不喜欢钱,他更喜欢撒币。

所以这也是宫里完全把这个事情交给他的原因之一。

冯君侯没想着从这里面赚油水,但并不代表着他不会拿几块地皮来卖人情。

“帮你也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但你得把事情跟我说明白,为什么想着要在长安盖院子?”

花鬘闻言,

登时瞪大了眼:

“难道你不知道陛下准备来长安了?到时候我家大人和阿母肯定也要跟过来,

我自然是要提前给他们做好准备。”

冯君侯眉头一挑:

“这个事情,

你是怎么知道的?”

听到这等方面,

花鬘看向冯君侯的目光反倒是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蜀中全传遍了好吗?连小孩子都知道了。”

这是在为迁都做舆论准备?

“哦,

这样啊!行吧,到时候我给你指点几个地方,看看你想多大的地,

考虑好后跟我说一声。”

冯君侯浑不在意地说道:“后头我会让人给你办个地契文书。”

然后又强调了一句:“拿文书的时候,记得带上钱票。”

熟归熟,但公事还是要公办的。

现在大汉境内的大宗交易,

基本都是用钱票。

除了大汉储备局,世间还没有发现有人能仿制得出来这种票子。

有兴汉会和大汉官府背书,

票子面值坚挺得很。

就连大汉境外,

也有不少人认这个票子。

特别是吴国境内。

听说武昌那边,还有溢价。

没办法,吴大帝又准备要再铸一批大钱了。

铁的,面值一千。

以前好歹只是铜少了点,

钱币薄一些。

后来开始往铜里掺其他东西。

再后来是往其他东西里掺铜。

现在干脆是连铜都不掺了,

直接上纯铁。

面值一千的大铁钱,就问你怕不怕?

据冯君侯所知,常凯申大队长也搞过这么一套。

只不过货币的名字比较好听,叫金圆券。

然后么,

飞机加大炮的四百三十万大军,“优势在我”的常大队长,

生生被小米加步枪的一百二十七万反推了。

因为老百姓讨厌金圆券,所以他们就算是用手推车,也要推着一百二十七万干翻“优势在我”的常大队长。

所以冯君侯早年虽然答应过丞相,可以让朝廷安排人进入大汉储备局。

但只能是监督,不能插手大汉储备局的印票流程。

原历史上华夏大地上的第一种纸钞,也同样是发源于蜀地,乃是宋时的交子。

但自交子问世时起,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官府能克制住印票的本能冲动。

如果哪一天,朝廷真要逼着让大汉储备局多印些纸钞,冯君侯肯定是立马让兴汉会把大汉储备局剥离出去。

最新小说: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西川欲晓1909 极品少爷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史上第一嚣张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