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21章 选择

第1121章 选择(3 / 3)

人,基本已经算得上是不离不弃的忠仆。

饶是如此,夏侯威仍是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这才看向羊祜:

“如今唯你我二人,可尽言矣。”

“祜年未弱冠,不识天下之势,但曾闻叔母说过:太傅与大将军同为先帝所遗辅政大臣,太傅四朝老臣,两朝辅政,乃朝中之望。”

“曹爽于国未有丝毫大功,不过是仗宗亲身份,这才能出任大将军,与太傅平起平坐。”

“既无功劳,又无资历,骤掌大权,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多与朝中元老大臣商议朝政,莫要专行。”

“若能以大将军身份,引身卑下,何愁人心不收?”

“然则大将军非但反其道而行之,更是放纵属僚,多违法令,长此以往,莫说人心,恐性命亦失矣!”

夏侯威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她当真是这么说的?”

羊祜十二岁丧父,是叔父羊耽把他们三兄弟和一阿姊抚养长大。

羊耽所娶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著名才女辛宪英。

羊祜奉事叔父十分恭谨,同时也视辛宪英如母。

夏侯威听到羊祜转述辛宪英的话,之所以大惊失色,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武皇帝犹在世的时候,文皇帝与陈思王(即曹植)争世子之位。

后来文皇帝得立,曾喜极而泣,抱着相府长史辛毗的脖子说道:

“君可知吾心中是何等喜悦?”

辛毗回到自家府上,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女儿辛宪英,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辛宪英便断言:

“太子乃是代君王主理宗庙社稷之人,代君王行事不可不怀忧虑之心。”

“太子日后又是接替君王治理天下之人,治理天下,不可不怀谨慎之心。”

“今天下未定,可忧而不可喜,太子如此,魏国怕是不能长久啊!”

若是文皇帝在时,辛宪英的话传出来,最多也就是让人觉得,此女颇有些见识,居然能说出这等劝谏之语。

身为世子的曹丕,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番话就去找一个女子的麻烦。

若是他会做人一些,做出诚恳听取谏言的样子,反能让他赢得上下之心。

谁能料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看辛宪英所说的话,简直就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故而夏侯威听到辛宪英对曹爽做出如此断言,下意识地就是变了脸色。

看到夏侯威的模样,羊祜不禁有些疑惑:

“从外舅何以如此?”

夏侯威长叹一声:

“你是不知,前些日子,大将军又派了人过来,欲请泰初(即夏侯玄)前往许昌,泰初亦有意答应。”

“故而今日不惜屈身前往太傅府中贺,看看能不能让太傅答应让他离开洛阳。”

虽然夏侯玄在浮华一案中受到牵连,但他终究是开创了魏国的玄学先河,被魏国士人称为“士派”领袖,名声极大。

特别是何晏,与夏侯玄同为“四聪”,对夏侯玄极是推崇,称之为“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

如今曹爽出任大将军,又开始重用当年的浮华案中被贬黜的士人。

而夏侯玄与曹爽更有表兄弟这一层姻亲关系。

故而曹爽屡向司马懿索要夏侯玄,欲让其前往许昌为官。

可以说,这个机会,乃是夏侯尚这一脉,重新恢复昔日荣耀的极好机会。

可惜的是,也正是因为夏侯玄的名声太大,所以就连司马懿心里都有些顾忌。

担心他前往许昌帮助曹爽,会让士子跟风而往,于是一直推脱不愿放人。

夏侯玄这一次能亲自前去给司马师祝贺,已经算是屈身前往,给了司马师极大的面子。

同时由此看来,他是铁了心想要去许昌。

从夏侯威嘴中得闻此事,羊祜脸色亦是大变:

“太傅虽未与大将军公开撕破脸皮,但有心者,谁人不知两人早已暗斗不已。”

“羽林监(曹叡生前曾把夏侯玄贬为羽林监)此时向大将军而背太傅,怕是要惹恼太傅矣!”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谍海孤雁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辅国郡主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从庶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