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40章 教化

第1140章 教化(2 / 3)

能跟裴潜讲的。

但见冯都护笑笑:

“什么大驾不大驾,冬日一天到晚闷在府中,难得外出走动一番,就当是活动筋骨了。”

“倒是裴公,还是要注意防寒,毕竟比不得年轻人了。实在不行,让季彦(即裴秀)过来一趟也行。”

“有劳中都护关心。”裴潜摇头,“若是换了其它事,让季彦跑一趟倒也无所谓。”

“但这个事情,本就是由季彦的终身大事引起的,老夫左思右想,还是亲自过来禀报中都护比较妥当。”

“季彦的终身大事?”冯都护听到裴潜的话,关注点却是有些不大一样,但见颇有兴趣地问道,“季彦要成亲了?”

“正是。前些日子,郭仲南从太原来到长安,曾与老夫见面,言语之间谈起儿女之事。”

“听闻季彦未有良配,于是他便说他膝下有一嫡女尚未出嫁,愿许配给季彦。”

裴潜坦然道,“老夫以为,这对季彦来说,也算是好事,故而当场就应了下来。”

“郭仲南?”

“回中都护,郭仲南名配,乃郭淮之弟,出自太原郭氏。”

郭淮之弟?

太原郭氏愿意嫁嫡女给裴秀?

冯都护眉头一挑,脸上露出意外之色。

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郭淮现在应该是在司马懿麾下领军吧?

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好一会,冯都护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确实,算是一件好事。”

听到冯都护这句话,裴潜暗松了一口气。

裴潜能在曹叡时代做到魏国尚书令,政治敏感性自然不低。

更别说冯都护欲借自己的儿子裴秀,整治河东世家大族,对裴潜来说,就是一张明牌。

所以说…既然太原郭氏愿意试水,裴潜自然不介意顺水推舟。

如今看来,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裴潜心里正想着,但见冯都护抬头看了过来,目光深邃:

“裴公方才不是说,有事要与我说?那这个事情,与季彦的亲事,又有什么关系?”

裴潜知道这个事情才是大事,自己儿子的亲事,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他连忙正容道:

“不敢瞒中都护,郭仲南与老夫结成亲家后,言辞不加文饰,曾与老夫直言并州之事。”

“并州?并州何事?”

“学堂。”

冯都护闻言,嘴角微微一翘:“并州学堂?莫不成是太原那边,有人想要办学堂?”

“中都护高见!”裴潜跟着笑道,“仲南说了,并州汉胡杂居,偏偏那些胡人,多是野蛮不化。”

“这么多年来,并州没少受胡人劫掠之苦,朝廷打算在平城建学堂,教化胡人,实乃大善事是也。”

“郭家生于并州,长于并州,也想为朝廷的教化出些力气。”

“若是朝廷有意在并州扩建皇家学院名下学堂,郭家愿意发动并州士吏,筹备钱粮,资助平城太原等地兴建学堂,大力推进并州教化。”

原本只是翘着嘴角的冯都护,听到裴潜说的这些话,终于忍不住地轻轻一笑,然后又敛起笑容,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只能说关东世家果然是要比西蜀那些二流世家强得多么?

目光、手段、魄力等等,皆在蜀地世家之上。

前些年大汉经营凉州,推行考课,在各地开始兴建学堂的时候,蜀地世家还一副扭扭捏捏的模样。

既想要建学堂,又放不下姿态,连主事人都不愿意亲自过来见一面,就拐弯抹角地让李遗传个话。

凡事就怕比较,看看新贵,那就直接多了,早早就支持冯都护娶关虎女,后面赵马氏甚至还把马家的关系网都交了出来。

所以冯都护哪有心情去跟蜀地世家去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

直接让他们去吔屎!

老子先给小五开后门,在南中搞教化,锦城就等着排最后面去吧!

现在再看看关东世家?

平城学堂还没有完全建好呢,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平城学堂绝对是面向胡人。

换了以前,并州世家大族可能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甚至还会笑出猪叫声。

传授学问,你以为有那么容易?

有教书先生么?

知道怎么开蒙么?

有典籍么?

伱怎么知道胡人不是更想拆了学堂拿木头去当柴火烧,亦或者拿来做羊圈?

更别说教化成不成功,还不是拥有知识解释权的世家嘴皮上下一张一合的事情?

而这一切,现在已经被完全颠覆。

更要命的是,培养大汉预备官吏的皇家学院,大部分生源是来自学堂。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辅国郡主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那个男人 谍海孤雁 红楼从庶子开始 汉家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