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2 / 7)

哥的就该照顾弟弟才是!

有道是习惯成自然,一日日下来,苏辙上起课来不仅不觉得吃力,甚至还觉得游刃有余,闲暇时候还拉着苏轼一起去后山转转,看看那棵山楂树长势如何。

如今已是八月下旬,一颗颗圆溜溜,红彤彤的山楂挂在树上,看着很是喜人。

他不由好奇道:“六哥,你是怎么发现这几棵山楂树的?”

苏轼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刚来书院时,谁都不认识,无人与我说话,程之元更是时常说些过分的话,所以我就不愿在人多的地方呆着,闲来无事时常来后山转悠。”

“谁知竟叫我发现了这几棵山楂树。”

“嘿嘿,这几棵山楂树想必除了我就没别人发现了。”

他这话只说了一半,并未说全。

想当初他想念程氏,想念苏洵,想念苏辙,心里难受,时常跑出来哭鼻子,自要跑的是越远越好,免得被人发现。

机缘巧合之下,他这次发现了这几棵山楂树。

后来这几棵山楂树与张易简道长院子里的石榴树,书院中的柿子树,天庆观中的海棠树……一并成了他孤单寂寞时的慰藉。

苏辙看他这贪吃的小模样就想笑,忍不住道:“大概等着我们放假回来就能吃上这山楂了。”

“到时候我找娘要些糖带来,我给你做冰糖葫芦吃!”

北宋尚没有冰糖葫芦,在后世人尽皆知的小吃出现在南宋,还要过好些年才会出现了。

苏轼好奇道:“冰糖葫芦?”

“这是什么东西?”

“听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他向来是个贪吃的,如今满心惦记的都是冰糖葫芦,以至于他接下来的几日里被风清子批评了好几次。

风清子更是将这事儿告诉了张易简道长。

结果是显而易见,张易简道长就要请他去他那小院“喝茶谈心”。

苏轼三岁启蒙,念书至今屡屡被人夸赞,如今大庭广众之下被风清子告知要去见张易简道长,不免觉得面上有些挂不住,觉得有些丢人。

他是磨磨蹭蹭的,冲苏辙道:“八郎,你陪我一起去好不好?”

“我过去的路上,旁人肯定都会笑话我的。”

苏辙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陪着他一起去见张易简道长。

一路上,他更是道:“张道长只怕是做梦都想不到你会对后山的那几棵山楂树牵肠挂肚……”

这几日他也不是没有劝过苏轼,毕竟那几棵山楂树长在那里又不会不见,何必惦记?

事实是从前的他还是太过于低估苏轼好吃的心了。

等着兄弟两人到了张易简道长的院子,他正坐在院中的石桌前喝茶,一看到形影不离的兄弟两人,便给两个小人儿各倒了一杯茶:“此乃用山泉水泡的紫苏饮,你们尝尝看。”

北宋饮茶颇为讲究,但寻常百姓家能喝的茶并不多,寻常是喝绿茶的。

但他考虑到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年纪尚小,就准备紫苏饮。

紫苏饮,顾名思义,就是用紫苏泡的茶。

先将紫苏嫩叶擦干,隔着小火将其烘干,将其香味逼出来,不仅有解暑发汗的功效,还能行气和胃。

如今虽已至于初秋,但秋老虎还是厉害得很。

苏轼从前就爱喝紫苏饮,这茶中还加了蜜,甜滋滋的,若换成别的时候,他定会喝的一口接一口。

反观苏辙却不大喝得惯。

因先入为主的关系,他觉得紫苏叶只能做菜。

张易简道长看着眼前两个孩子,并未一开始就询问苏轼这些日子为何会分神,而是说起了这紫苏茶与桌上的白糖糕。

苏轼向来贪吃,一来一去的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相较于苏轼,苏辙则沉默许多,坐在一旁听他们一来一往。

偏偏苏轼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见张易简道长并未问起自己功课一事,也就蹬鼻子上脸起来:“道长,虽说辣菜饼好吃,但吃的多了也是会腻的,不如试一试紫苏饼,或者荠菜饼,肯定都好吃……”

苏辙瞧他这架势,大有一副将用书院中的饭菜都

点评一遍的架势,忙打断他道:“不知道长找我六哥可是有事?”

苏轼心里咯噔一声,这才想起这一茬。

张易简道长扫了眼一眼心虚的苏轼,微微颔首道:“自是有事的。”

他继而才不急不缓道:“苏轼,你可知道我为何找你过来?”

苏轼点了点头,头埋的更低了些:“知道。”

他好吃归好吃,却也是知道自尊心的。

张易简道长并未像风清子一样批评他,见他不愿多言,甚至还循循善诱道:“……你们风清子师兄与我说的是因苏辙与你一起,所以才叫你分了心。”

“我想了想,觉得

最新小说: 捡来的男老婆又乖又软又可爱 我和监护人的另一种关系 你这奥特曼不对劲吧? 沙雕假千金,摆烂吃瓜成团宠 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四吊钱换来的谢寡妇 香珠儿 穿成真少爷后,我以缺德出圈 薄总,离婚后请保持距离! 斗罗2:本体大小姐想当终极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