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军制改革(1 / 2)

冯敬云在想什么,并不重要。

但其“酷吏”之名早已传遍整个思明府,“刻薄.冷血”之亦名广为人知,民间甚至给他起了个“冯扒皮”的绰号。

更有传言,向大户索取重税的主意正是由此人提出...

可想而知,那些官绅豪强有多怨恨冯敬云,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现实允许,他们恨不得将这家伙抽筋断骨.大卸八块!

黑市里,这冯敬云的一颗脑袋已经价值纹银两千...

而保乡军内部,大多也对此人无甚好感,甚至称得上厌恶,包括几位将军和各部官吏。

一方面是受到舆论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人的履历着实不太光彩。

不过作为统筹全局的大将军,徐晋难道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吗。

他当然知道,甚至喜闻乐见。

这冯敬云的风评越是差,愈是惹得怨声载道,才说明此人在用心办事。

否则,就该考虑换人了。

但就稽税队这个挨千刀的活儿,一般人根本干不了,也不愿意去干。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六亲不认的“孤臣”,一条恶狗。

越是这样用着越放心,才能将每一文税银收回来!

徐晋琢磨着,军队扩充的同时,各部吏员也急需增加,原先只是二县之地,如今占据了整整一个府,这可是数十万人的人口。

目前,他有几个打算。

第一步,改变军队的建制,如今保乡军扩充后约有六千人,如果依旧延续此前的习惯便显得有些不符合战争需求了。

原先的编制很简单,军队中十人一什,百人一队,再上去便是营。

而各营人数差距极大,显得尤为混乱,统御起来亦诸多不便。

像那火枪营的人数便是炮营的五倍不止。

关于这个问题,徐晋再三思索,还是决定采取一套新的建制。

即:“镇.都.协.司.标.队。”

以一队十五名士兵为基础,采取三三制,即三队一标.三标一司.三司一协.三协一都...

各级副官.主官从低到高分别为:队头.队统。

标头.标统。

司头.司统。

协尉.协统。

都尉.都统。

以上军职带“统”字的都是主官,其余皆是副官。

而“镇”一级,主副手则称之为“统督”与“统制”,不过这种大型兵团还暂时还用不上。

如此算下来,一个步兵“都”的战斗人员约有一千二百多。

而明军的营兵制下,一般而言五人为伍,五十人为队,五百人为司,千人为哨,三千为一营。

就纸面数据而言,保乡军的“都”与明军的“哨”同级,“镇”与“营”同级。

在改变军制的同时,徐晋打算将训练新兵这项工作彻底从军内分离出来,专门设置一个“操练司”。

以后作战部队专心搞训练即可,那些招募进来的新兵便由“操练司”负责,等到训练期结束,再视情况向各单位补充。

此举也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如果各部将领在外作战如果遭到伤亡便可就地招募兵员补充的话,长期以往将会是极大的隐患。

士兵只知将领而不识他这个大将军是极有可能的。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同时为了牢牢把控住军队,徐晋又将“发放饷银”这项工作从军内分离了出来,设置了“给饷司。”

如此一来,便彻底断绝了手下将领尾大不掉的情况。

只要把补充兵力和发放军饷控制住,即便那些掌握一镇之军的“统督”有什么异心都难以成事。

恐怕手下的将士当场就会哗变。

另外,像“司统”.“协统”这些低级军官的人事任命和培养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

不过眼下一切靠战功,如今保乡军里的低级军官基本都是从士兵晋升上来的。

但未来要想获得充足的低级军官,光靠战功晋升是不够用的,必须建立一个完备的培训体制和机构。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虽然军队的自主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从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操练司”与“给饷司”设立了,那“参谋”的制度自然刻不容缓。

于是,徐晋又额外增添了一个“军机处”,并加封马户等人为军机大臣。

在大将军的指示下,保乡军开始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从上到下焕然一新。

这期间并没有遇见什么阻力,众将领一致认为,还是这新军制比较好,不但磅礴大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预计改革成功后,保乡军将拥有五个步军“都”,一个工“协”和一个辎“协”.另有炮“协”.骑兵“协”.两个掷弹“司”。

此外,

最新小说: 缺陷异世界 星徒 我在诸天影视捡碎片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傲世英侠传 九幽天帝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