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女生耽美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第155章 ,不识货的小说家和再次开启的宣传

第155章 ,不识货的小说家和再次开启的宣传(1 / 4)

第155章,不识货的小说家和再次开启的宣传攻势

季心找到小说家的掌门钟俊之时,钟俊是无比激动的。

当初百家之人投靠汉王,像墨家,儒家,道家,农家都受到重用,只有名家和他们小说家虽然投靠,但他们在汉国这里既像门客一样,待遇不错,但没有安排职位,这对钟俊来说有种吃白饭,没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但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说句实在话要不是汉王位高权重,钟骏都想让汉王来当小说家的掌门。

小说家其实是史家分离出来的,周王室设有稗官,他们因工作需要游离于市井,往来于民间,王室要知道外面的民风民俗,通过他们道听途说,街谈巷语得知。稗官所记录的遗闻琐事或当代见闻称为“稗史”。

小说家就是出自这类人,后周王室没落,这个职位被撤销,许多记载这些“稗史”的家族就流落到民间,成为了小说家最开始的鼻祖。

小说家记载琐闻逸事、里巷风俗,也记录精怪异志。民间的神话传说等。当年百家兴盛,诸子争霸道统,而小说家就是小透明,当时的几大流派,没有一家正眼瞧过小说家的。

这几百年来道家兴盛过,儒家兴盛过,墨家兴盛过,甚至连朱杨之学也兴盛。只有小说家这龙套,从春秋战战国一直没有起色。

甚至小说家自己的弟子也没有重视他们这个门派。毕竟其他的学派都提出了政治理想。什么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以礼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以法治国,人家其他学派都有一个政治纲领。

但他们小说家哪里有什么政治纲领,只是记载一点民间野史怪志。在道统上比不过上三家,在实用性上比不上农家,兵家,墨家。

华而不实是小说家的子弟尴尬之处,不能富国强兵,对诸侯争霸天下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都把自己当成历史的旁观者,记录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传说而已。

汉王虽然也让他们写戏曲,但却不是《楚昭女》《活着》这样的经典,而是什么《兄弟姐妹来种田》说的是一年两种,《母猪的产后护理》讲如何养猪,《蚯蚓养殖产能高》讲如何养鸡鸭鹅等家禽,汉王还把这类戏曲称之为《致富经》,让他们多请教农家,墨家之人,要出一个系列,教导百姓如何致富。

10日后《红河水》的戏曲开始开始在陈郡演出,第一个看这部戏曲的人就是军官训练班的人。

陈郡校场。

《致富经》被后世网友调侃是《致负经》那只是因为这个节目只教农民增产,却没办法帮助农民找到产品的销路,在产能极度过剩的天朝,真学习上面的农业技能大概率会破产。

所以他们这种在乱世当中偏向中立的学派,因为孔鲋的一个招呼就下山了,因为这是他们小说家咸鱼翻身的机会。

而这次汉王终于给他们一个心仪任务,钟俊马上对季心道:“请回告汉王,臣定快速写出这部戏曲,让天下人都看出秦国残暴的面孔。”

此时热闹非凡,在辛苦的训练之余,能看一场戏曲对这些军官而言是一大享受,尤其是很多戏曲是真能增长本事的。

就徐凡得到的消息,他一直很难推广下去的一年两种,今年整个汉地有大量农民在看过《兄弟姐妹》来种田之后,开始在秋收之后弄几亩土地种植大豆和冬小麦,虽然数量不多,而且零零散散,但这却是好的开始。

季心走了之后,钟俊开始翻阅季心留下来的各种资料,当他看到秦人在齐地的暴行,整个人也是怒发冲冠道:“暴秦之恶,简直罄竹难书,当年四夷都不敢如此对待华夏之民。”

没多久徐凡得到《红河水》这个故事。这有点类似红河谷,而且最后的结局是田氏子弟带领齐人打跑暴秦军队,他也看不上,修改成为齐人不堪秦人残暴,加入义军,在义军带领下,赶跑了秦人,而后徐凡把修改好的剧本送到戏曲团,让他们开始排练。

钟俊强忍着怒火,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些资料,而后仔细思考三天之后,提笔下《红河水》三字,然后下笔如有神一天写完了这篇故事。

但这个时代却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个时代只有人吃不饱,不会有产能过剩的问题,农户学会了上面的农业技能,就可以给整个天下增加财富。

高效传播知识,让农户也可以通俗易懂的学会,这才应该是小说家的职能,他们只要掌握住这个赛道之后,小说家就不会没落,甚至到了工业时代,小说家进入媒体赛道,成为了第四权力,那个时候小说家也能成为法家,儒家,道家这样的主流门派。

但真来到大汉,他们做的事情却和自己当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而这正是他们小说家擅长的东西,原来他们小说家是要靠宣传攻心发挥威力的。而且还会是如此强大,他们能力运用的好胜过10万大军,小说家终于在这片天空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只是让钟俊这個小说家尴尬的是,第一个发现宣传威力的人居然是汉王,这让他们

最新小说: 奇遇人生之命定情缘 成早死炮灰,我嫁病秧子后享大福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在霍格沃茨转悠的日子 女配禅位记 破产千金重生退婚,转头下乡养猪 龙珠我被杀就能变强 恶毒女配看见弹幕后杀疯了 快穿成短命男配后,他靠捐钱活命 赛博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