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武侠修真 > 长安好 > 071 极大的差池

071 极大的差池(2 / 3)

她与常岁安便也就此一同离去,路上将大致经过说了一遍。

常岁安气愤难当,将明谨此人记下,又交待妹妹日后定要多加留意提防。

常岁宁应下之际,问道:“阿兄是如何知晓后山之事的?”

“此事在寺中都要传开了!”常岁安道:“眼下寺中各处都知应国公世子明谨于后山处持刀行凶未成,反被妹妹打得趴下了——”

常岁宁:“?”

不对……

她微一皱眉。

此事料想不会传开才是,玄策军治军严明,而大云寺内的僧人不同于别处,既是皇家寺庙,便该知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可此事非但传开了,还传得如此之快,又如此细致……

会是何人所为?

常岁宁下意识地看向方才魏叔易离开的方向,眼中有着思索之色。

不像……

若是魏叔易所为,就凭他那张嘴,方才即便不说邀功,也少不得要与她畅谈一番的。

那会是谁?

此事传开,除了让明谨出丑,更会给人留下她与明谨存了过节的印象,且因是她将明谨揍了一顿,这印象注定会倍加深刻……

如此人尽皆知之下,明谨日后纵要对她行报复之举,却也难免会多些顾忌。

这于她而言自是有利的。

且传开的只有“明谨行凶反被她揍”这一条,而未曾透露那今日被阿点说烂了的“污秽之事”,恰到好处地维护了此次祈福的意头与圣人颜面,便不至于被圣册帝追究,也不会给她招来这方面的麻烦——

此中分寸把握的很是稳妥。

但若要把握此中分寸,不单单需要一个足够清醒的脑子,更少不了可以完全把控局面的能力。

如此一番分析罢,答桉便很快清晰了。

这个答桉让常岁宁稍感意外了一下。

之前没看出来,这人内里竟还是个热心肠?

……

另一边,魏叔易半路上,被段氏身边的女使截了下来:“夫人有要事请郎君过去一趟。”

魏叔易遂去见了母亲。

“我听说常小娘子打伤了应国公世子?此事是真是假?”段氏张口就是这么一句。

这便是母亲的“要事”。

魏叔易习以为常,只是问:“母亲为何觉得儿子会清楚此事?”

“难道你会不清楚吗?”段氏说话间,视线在长吉身上停留了一瞬。

长吉:“?”

夫人这是何意?

解释很多次了,他并不是嘴碎八卦之人!

虽然,的确是他将此事打听清楚的……

但那是郎君的吩咐!

魏叔易点了头:“确有此事。”

“常娘子果真是文武双全,偏又聪慧利落,那泼天的美貌倒都显得不值一提了,这样好的女郎,叫人说什么好……”段氏那名为‘有被常小娘子的优秀词穷到’叹息声中,蕴藏着某种暗示。

魏叔易只当没听懂,专挑了无关紧要的来接话:“文武双全?武是见识到了,这文,又如何说起?”

“旁的我是不知,但常娘子的字却是写得极好!”段氏说着,就交待身边女使:“将前晚抄写的经文取来。”

常娘子的字啊……

魏叔易眼前闪过此前在合州时,那被留在他马车内的供罪书上的笔迹。

嗯,她的确写得一手好字。

且字如其人,行云流水,骨气洞达。

但……竟不止一手?

魏叔易看着那两张不同字迹抄就的经文,颇觉意外:“母亲是说……这两种笔迹,皆是出自常娘子之手?”

魏叔易看着那两张经文,自语般问:“常娘子为何要习两种截然不同的笔迹……”

笔迹与字体不同,擅多种字体者多见,笔迹迥然不同者少有。

“据常小娘子说,是因幼时偶得了出自崇月长公主之手的诗集,见之甚喜,便一直用心临摹着。”

“原是如此。”魏叔易白皙修长的手指点在其中一纸经文上,含笑道:“想来这便是习的崇月长公主的字了?”

“这回你可就看错了!”段氏难得见儿子也有猜错的时候,甚是来劲:“另一幅才是!”

魏叔易笑意微凝,讶然道:“另一幅?”

他的视线落在那幅行云如水的字迹之上——这正是他在合州见过的字迹。

这字迹竟是常娘子自崇月长公主处学来的?

再观另一幅,字体端秀玲珑——这才是常娘子原本的字迹?

若说以字观人……这岂不是正好颠倒了么?

“据闻崇月长公主一向体弱,从前在京中时便甚少露面……”魏叔易纳罕道:“这样一位长公主殿下,竟写得一手舒放险劲的字……

最新小说: 叶辰萧初然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永生游戏[无限] 路人,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转生仙道 过分痴缠 霓虹星的轨迹 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混在霍格沃兹的日子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