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车中对,孰之罪

第一百二十八章 车中对,孰之罪(2 / 2)

目,增设多种赋税大4敛财,各郡县在征税时加收赋税中饱私囊,这两者固然可恶…

但是,士族落井下石,趁机兼并庶民土地,甚至瞒报丁口,彻底断送了庶民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难道就不可恶吗?

大汉有罪,又岂止是皇帝和官吏之罪?士族之罪,难道就比皇帝和官吏的罪过轻?

所以,钟繇对汉灵帝的怨念,可谓毫无立场可言,甚至这怨念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他所在的颖川大族钟氏,同样是官逼民反的帮凶!

钟氏固然是党锢之祸的受害者,但其同样是造成东汉乱世的元凶之1。

简单来说,东汉收税为:舍地而税人,按丁口,也就是家中人口数征人头税。田税是3十税1,确实很低,但丁口税却是固定的。

丰年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还可缴税,荒年呢?

老百姓只能卖地缴税。

那么问题来了:地没有了,如何生存?来年如何缴税?

老百姓只有两条路可走:或依附士族成为农奴,或逃亡为流民,而不管哪种,这户人家家破人亡只是迟早之事。

当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老百姓活不下去时,他们不反才怪!

而东汉朝廷税收越来越少,养不起太多军队,只好依赖士族平乱。

张角死后,东汉各地造反不绝,其根源皆在于此。

士族豪强势力越来越大,征税越来越少的大汉却越来越穷,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国弊家丰”,也是造成东汉乱世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兼并土地的士族,确实是东汉灭亡的凶手之1。

赵旻这番话,对钟繇而言,不啻于振聋发聩。

因为钟繇根本不曾意识到,钟氏居然也是造成当今乱世的凶手之1。

做为地主阶级,思想先天存在局限性的他,根本认识不到这1点。

皇帝和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士族贱买庶民土地让庶民有钱缴税,再反过头压榨无地庶民的价值…

这种在后世人看来是人吃人的恐怖之事,在钟繇看来,却是天经地义之事。

见钟繇瞠目结舌,赵旻适可而止,抱拳温声道。

“元常先生请恕旻冒犯之罪。此事暂且揭过不提,而今乱世持续十余年,天下人心思定,元常先生何不痛定思痛,助天子定此乱世,以求3公之重职?”

赵旻话虽如此说,但钟繇怎么可能暂时不考虑自己为乱汉帮凶这种事?

他今年虚岁已5十,但此前从未有人向他说过这等言论。

在他看来,大汉之所以倾颓,皆因桓灵2帝亲小人而远贤臣之故。

简而言之,赵旻这番剖心之言,颠覆了钟繇的认知。

他此时精神尚未从震撼中平复,只好勉强答道:“从文,我虽痛恨桓灵2帝,亦仍欲匡扶汉室,奈何而今诸侯手握重兵,汉室倾颓,实已回天乏术矣!

我而今全力辅佐孟德,便欲借重其人之力,压制韩文约等西凉贼将,予天下万民喘息之机也。”

至此,钟繇已彻底被赵旻带偏节奏,进入赵旻的思路中。

本章及下1章,均为借赵旻之口说明汉亡真相。

内容有些枯燥,诸位大大若不感兴趣,可匆匆浏览而过。

前文提过,谒舍不但是东汉旅店,而且随处可见,那时代旅店的管理极为松散,流动人口进进出出。再正常不过。

对西汉所谓“文景之治”,汉文帝十余年不征税,越来越多出土的简牍证明,那是扯淡!

两汉这种扯犊子的舍地而税人的税制,就注定了两汉要经历严重的土地兼并。

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牛吧?用雄才大略、恩威并重形容其人不为过吧?

然而…

他度田度了1辈子,直到他崩…都度了个寂寞。

~小说app,-app。。

他可是东汉开国皇帝啊!

所以说,东汉从立国时起,就注定了其国祚不会太长。

东汉以士族立国,其国弊家丰情况远甚于西汉!

士族,确实是1把双刃剑。

您问无田的老百姓去哪了?

李典从父李乾万余私兵,吴郡士族的部曲,这些私人武装从何而来?

他们就是无田的老百姓。

还有1部分,窜逃到塞外投奔少数民族,或者占山为王,或者…………

1家老小,扶老携幼,那后果还用多问?

我突然很想哭。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裂石响惊弦 辅国郡主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红楼从庶子开始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谍海孤雁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