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长安行,夺关中3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长安行,夺关中3(2 / 3)

于许都略具人脉,自有故友为老夫尽力遮掩。”

半老头儿钟繇,提醒杨老头儿。

“文先兄,我等何时启程?”

杨彪扫了眼书房角落的漏刻,笑道:“已近午时,待我等用饭后再启程不迟。”

众人此番在杨府用饭,比上次还要丰盛3分,且杨彪为众人备上了清酒。

这时代的清酒,实则是筛过,也就是过滤后的醪糟,所以是可以当饮料喝的。

这时代之人,3伏天喝上几盏清酒,不但解暑又解渴,而且可以缓解疲劳。

只是…在粮食匮乏的汉末,普通人家温饱尚且堪忧,根本喝不起对他们而言极为昂贵的清酒。

1念及此,赵旻仅饮了1盏后,便将酒盏推到1旁。

“杨公,关中乏粮,我等应节省粮食、安置妥当流民方是。

自武关返还之流民,我等尚可安置于洛阳及弘农,然则,自益州经大散关折返之流民,我等皆鞭长莫及也!”

关中,顾名思义,乃是关隘之中,关中绝不仅仅只有潼关1关,而是有4关。

正东弘农郡华阴之潼关(函谷关废弃后,被潼关取代)、西南右扶风陈仓之大散关、正南弘农郡析县之武关、西北安定郡高平之萧关,这4大雄关,拱卫着关中3辅之地。

当年李傕、郭汜兴平之乱、人相啖食时,数十万流民分别自大散关、武关逃出关中,逃亡至汉中、益州及南阳、荆襄。

因流民逃亡过于严重,李傕、郭汜以及其他关中诸贼,方才下令封锁关中。

4关之中,武关位于潼关正南,距潼关近3百里。所以,潼关不开,流民即便可以北入武关,也仍无法返回3辅。

也因此,抄近路西行的颜良,恰好可于南阳郡与弘农郡交界处的析县,偶遇这些自荆襄、南阳北返的流民。

然而,大散关位于右扶风的陈仓,也就是后世宝鸡,该地与华阴之间,隔着京兆尹,有6百里之遥。

历史上诸葛亮出祁山,姜维伐中原,都是经大散关至陈仓,短期战略意图皆指向陇南,长期战略目标则是长安。

毗邻右扶风的陇南地区,也就是后世的甘南和陇南,被称为陇上江南,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在汉末,后世之甘南属于凉州金城郡,是金城本地人韩遂的创业之地;

后世陇南,在汉末属于凉州武都郡,毗邻右扶风,是右扶风人马腾的创业之地。

这时代之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陇南地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他们眼瞎!

所以东汉瞎了眼的朝廷,才会想要3弃凉州。

唯1意识到陇南地区有成为天下粮仓潜力的,大概也只有历史上8年后的诸葛亮。

由此可见,学有所成的诸葛亮,其人战略眼光,绝对稳居这时代第…好吧,如今有赵旻在,他只能稳居第2。

当然,此时的诸葛亮,见识、能力皆不足,还需随水镜先生司马徽多多学习、历练才行。

综上所述,赵旻与诸葛亮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富庶的关中,以及更为富庶的陇南。

由是,赵旻此言1出,杨彪便从善如流。

他吩咐家仆撤酒后,见众人酒足饭饱,便大手1挥。

“诸位,请随老夫西去京兆尹!”

东汉时的习惯,与我们截然相反。

我们是左西右东,那时却是左东右西。

所以,3辅之地,左冯翊在东,右扶风在西,拱卫居中的京兆尹。

这里需要注意:3辅并非郡,其地位要高于郡,类似于后世的行政特区。

其实,这时已有雍州刺史部,只是不被士人们认可而已。因为那是李傕干的事儿!

赵旻的战略意图,确实与诸葛亮同途异路。

诸葛亮是欲先据陇南,再吞陇右,最后控关中;

而赵旻则是先据关中,稳定河东后,再徐图陇南,最后控陇右。

注意:左东右西,陇右指的是陇西!

这时的诸葛亮刚满2十,正在拼命吸收学习知识,赵旻连老婆都顾不上,哪里有功夫指导其人?

所以,赵旻干脆任由司马徽教诸葛亮。

干货奉上:

这时的韩遂马腾,刚刚经历火并,韩遂还险些灭了马腾满门,俩人正愁没台阶下,以便终结这毫无意义的内耗。

所以,当曹老板1抛出橄榄枝,这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哥俩便又成了1家亲…

(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仇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

唉!当真是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就是乱世的生存哲学!

西凉军阀果然人如其地,天性凉薄!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裂石响惊弦 辅国郡主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红楼从庶子开始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谍海孤雁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