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本营,复欲行上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本营,复欲行上(2 / 2)

如织的流民们端着汤碗,正排队盛热汤。

钟繇唤来1名军司马。

“锅中所煮何物?”

颜良麾下的那名军司马认得钟繇,其人躬身抱拳道。

“回钟使君,锅中乃绿豆及赤小豆,我家将军担心流民中暑、腹泻,故命我等以之煮汤,使流民得以充饥解渴之余,尚可预防暑痢疫疠。”

赤小豆与绿豆同煮,不但可略微中和绿豆之寒,且兼具防暑健脾祛湿之功效,脾脏乃后天之本,健脾则不易生病。

赵旻巧用药食同源的两种豆类,既可充饥,又可防病,在荆州张机张仲景先生的《伤寒杂病论》尚未推广之时,可有效降低流民生病的概率。

至此,杨彪彻底放下心来。

盖因其人见微知著,亲身体会到体恤民生的赵旻,确实有治国之才。

果不其然,当众人走进赵旻所在的公廨正堂时,赵旻正在悉心教官吏、屯将们应如何防病。

这套举措包含了流民饮食、井水净处理、带封闭式化粪池的溷厕结构及溷物堆肥处理(也就是可冲洗清洁的厕所,及人体排泄物发酵制肥)、屋舍防水通风结构、生病后隔离举措等等细节。

钟繇正欲上前打断赵旻,却被杨彪抬手阻止。

老头儿压低声音:“元常,子扬,你2人亦需仔细听!”

赵旻这1讲,便是半个时辰。

最后,其人将绘好的素帛分发下去,并1再叮嘱强调,务必按照全套举措安置流民,严防流民生病及控制疾病传播。

-

在匮乏藿香、附子、姜、肉桂、桂枝的这个时代,赵旻只能从预防疾病着手。

其人已打定主意,待官渡战罢、逼退袁绍后,1定亲自拜访并征辟张仲景先生,优先将医疗体系搭建起来。

张仲景1人,绝对足以撑起1整套医疗体系。

两千年后,以他的《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后人整理出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在煜煜生辉,不知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

而且教育(人才培训选拔机制)、医疗和律法,历来是终结乱世、开创盛世的3大神器。

无论增加人口、缓解社会矛盾,还是培育国力,都要靠这3样重器做为根本才能实现。

曹操通过唯才是举令替代察举制以缓和矛盾,通过严刑重罚来维护法律威严,其人之目的正在于此。

值此乱世,由于人口锐减,庶民朝不保夕,贫富差距反倒成了次要矛盾。

综上所述,妥善安置流民,是赵旻目前当务之急。

这是树立赵旻贤臣形象的天赐良机。

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政治水平极高的赵旻,当然不会坐失此良机,遑论他心中的崇高信仰,也决不容许其人不管不顾这些可怜、无辜的流民。

赵旻叮嘱完毕这些奋斗在1线的官吏、基层军官之后,方才向杨彪行礼。

然后,他的目光便被换回女装、眀眸善睐的杨樱月吸引。

而难伺候的杨樱月,在这1个时辰之中,早已对爱郎崇拜到无以复加。

于是乎,2人眼波温柔,脉脉对视,仿佛有万语千言要对彼此倾诉。

这时,匆匆而来的老光棍颜良轻咳1声。

这1章没有太多可解释的。

咱们华夏神州之所以被称为“基建狂魔”,便是因为咱们不但有大量的1建人才,且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这是咱们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咱们的建设速度,歪果仁根本难以企及,甚至想象不到。

这里需要强调1下:赵旻日行2百5…十里的速度,是1人双马的速度,否则日行2百里马儿都有些吃不消。

虎豹骑追杀大耳朵刘备,1日夜行进3百里…结果就是强弩之末,毫无战斗力可言,被张飞当阳桥大喝后只能面面相觑。

在荆襄河道纵横之地1日夜行进3百里…曹纯也是拼了。

医圣张仲景之地位及重要性,非业内人士不可知也。

中医有两大派,1为时方派,1为经方派。

所谓经方派,指的便是以《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治病的大派,在咱们这个时代,最有名的便是著有《扶阳讲记》的卢火神这1派。

时方派…不水文,中医治病慢的刻板印象,就是时方派中的庸医造成的!因为时方派8纲辨证等辨证法,太容易辨不准。辨不准证,治病自然就慢了。

东汉之亡,根源便在于教育、医疗和法律3大块出现了严重问题。

其实…这3者的道理…放之4海而皆准!

最新小说: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谍海孤雁 红楼从庶子开始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辅国郡主 裂石响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