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十章 抢先机,偷原武下

第十章 抢先机,偷原武下(2 / 2)

同流合污!”

乐进叹了口气,对那儒雅白面将军抱拳:“请李将军明鉴!”

那将军并不理会2人,而是诧异地看向城头:“你认得我李曼成?你便是曹公提过之赵从文?你家大人何在?”

pp

无巧不成书,这位儒雅白面将军,正是先前被赵旻借用旗号的李典李曼成。

躲在女墙后、笑得直不起腰的赵云,这时方才止住笑,也自女墙探出头来。

“某正是常山赵子龙!城下可是李曼成将军?”

李典抱拳笑道:“正是!某久仰赵将军叔侄大名!袁贼倒行逆施,将军何不弃暗投明、投奔曹公?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亦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赵旻嗤笑抱拳:“请李将军教我,何谓衣带诏?衣带诏又缘何而来?”

李典心道:好个牙尖嘴利之辈!

他摇摇头:“恕某不知何为衣带诏,某只知有心怀不轨之徒矫诏!”

衣带诏存不存在,已不重要,因为袁绍已出兵。

且他出师之名,便是借“衣带诏”之名诛曹操、清君侧。

因此,出兵前沮授说袁绍不占据大义…这件事证明两个问题:

其1:袁绍确有容人之量。若换成曹操,沮授首级不保;

其2:沮授私心作祟,罔顾公义!此是后话,咱们后文自会详细交待。

而李典的反击同样犀利。

他1语双关:衣带诏?不存在!董承和袁绍均矫诏!

那么赵旻是如何回答李典的呢?

赵旻深以为然地颔首道:“诚然!此君矫诏自封大汉司空,实为汉贼也!”

赵旻连消带打。

李典未曾想到赵旻言辞如此犀利,登时语塞。

赵云含笑抱拳:“袁公不日将至,请李将军将于将军、乐将军留下,恕我叔侄、及城中5千大军不远送!”

因未料到赵旻不按套路出牌,因此李典只带了他本部千余人至此。

——

曹操在恶战多年后,总兵力不过4万余,其中李典的私兵便有7千余人。

李典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带自己私兵支援与自己交情1般的将领。

能亲率本部至此,李典已尽到为臣者之本分。

袁绍内部不和,曹操内部便其乐融融?否则,那1封封与袁绍暗通款曲的书信又从何而来?

智将李典很快便想通此节。

他躬身抱拳道:“赵将军,请恕我不能答应!于将军、乐将军我须带走,赵将军不追杀之恩,我铭记于心!他日我必当回赠!”

赵云欲言又止。

他的话头,已被态度恭谨的李典堵死。

由此可见,李典的口才,比于禁高出不止1筹。

于禁、乐进脸色灰败,对李典这个后生仔抱拳道:“请李将军绑缚我等,向曹公请罪!”

读者身

李典叹了口气:“清者自清,曹公英明睿智,必不会受赵从文奸计挑拨!2位将军请上马!”

面对牙尖嘴利的赵旻,李典不敢再多言,再次对赵云叔侄抱拳后,他便率军匆匆而去。

目送李典本部远去后,赵云叔侄相视1笑。

赵旻抱拳道:“叔父大人,如此1来,曹操必不敢再让于文则、乐文谦2人单独领兵。我军西线无忧矣!”

赵云摇摇头:“阿旻,万万不可小觑天下英雄!且不说咱们出奇兵胜于、乐2人不武,单论李曼成,我观其人进退有据,有勇有谋,亦为你我之大敌!”

赵旻深以为然地颔首:“叔父大人所言极是!李曼成绝非泛泛之辈!由是观之,徐公明等人皆非凡俗之流!”

赵云欣然颔首:“你能如是想,我心甚慰!阿旻,咱们下1步应如何?”

车骑将军董承,实乃伪君子也。

衣带诏根本子虚乌有,那是董承借刀杀人、驱虎吞狼之毒计!他是将借此鬼蜮伎俩,除掉曹操和董承的潜在大敌。至于他的目的……还用多说吗?

且不说《3国志》之陈寿、《后汉书》之范晔以及《资治通鉴》之司马温公等人皆对此存疑,故而以“董承称”强调此衣带诏真伪难辨;咱们且想1想:西历199年,建安5年的刘协至于如此吗?

这时的曹操,4周强敌环伺,他根本没有多余想法好不好!

而且,传国玉玺就在刘协手上,刘协盖个章费劲吗?他是没宦官,还是没有印泥?

最新小说: 辅国郡主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谍海孤雁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 红楼从庶子开始 裂石响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