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37章 辽王要造枪

第37章 辽王要造枪(2 / 3)

的第一座现代化钢铁厂就是和卢森堡合作的结果。汉阳铁厂造的钢轨在有些地方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纪,参谋长买的旧钢轨中说不定就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卢森堡有个邻居叫普鲁士,在统一德国的进程中把日耳曼人的严谨充分渗入枪械制造工艺,先后发明了德莱赛系列和毛瑟系列针刺式击发步枪,瞎火率由燧发枪的七分之一降低到可以几乎忽略不计的千分之一,装弹也从前装变为后装,从单发变为连发。普鲁士也因此统一了德意志帝国。”

“但是,中国的火枪研发进程被满清所吹嘘的骑射之术所阉割,直到洋务运动后,左大帅为了收复新疆,在兰州大造德莱赛系列后膛七响连珠枪,一举收复了新疆。”

“武昌首义时,当时的新军正是使用毛瑟版的“汉阳造”针刺式击发步枪打响终结千年帝制的第一枪。后来的老蒋靠着仿造毛瑟版的中正式步枪成功对抗了倭寇八年。”

“毛教员则靠着缴获的中正步枪,一路把红旗插向太行山、总统府和长津湖,不仅赶走了倭寇,也把老蒋赶成了蒋岛主,更是把霉国大兵死死按在三八线以南……”

听朱植娓娓道来,大能在心潮澎湃,忍不住插话:“燧发枪瞎火率那么高,那我们先制造针刺式击发步枪也好啊?”

朱植瞅了大能一眼,答道:“针刺式击发枪不仅需要高强度的撞针,击穿子弹后面的火帽点燃底火,更需要雷贡这种容易天雷勾动地火的猛药,去点燃弹壳中部的黑火药,来释放弹壳前端的弹头去射杀对面的敌人。但是,你知道诺贝尔为研制烈性火药死过多少回吗?”

见大能不敢回答,他继续解释: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已经远远领先这个时代了。现在穿越回来,我们只需要把老祖宗的智慧汇集起来,稍加改进提高,就会形成对周边蛮夷的绝对优势。”

“我们不能为了装逼,步子跨的太大,这样会扯着蛋。就像某些领导提出的跨越式发展一样,老想借道超车,搞造不如买。当老霉断芯片、断发动机技术后,我们又得花大钱研制芯片、研制发动机。不探索自己的研发之路,别人一挤,站都站不稳,还想超车?翻车还差不多。”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此时大明的民智民力整体上低于左大帅收复新疆之时,尤其是在基础物理、化学知识储备和熟练技工培养方面差距较大。”

“但是,这个整体差距也不是太大,也就是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之间二、三十年来带来的观念转变、知识积淀和人才培养的差距。这个差距只影响针刺式击发枪的研发,并不影响燧发枪的研发。而且,还可以先小小地越过滑膛枪直接研发线膛枪。”

“目前,大明京军步兵装备的火强枪基本都是铁管制作的火铳。后来军火专家赵士祯为克服滑膛枪装填慢的缺点,发明了迅雷铳和掣电铳,但是两款武器都是火绳枪,遇到下雨天,战斗力等于零。”

“大明制造的火器虽然实用性不强,但是大明工匠已经在制造火铳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还有很大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如果利用膛线技术,再填装利用圆锥形底部扩张原理制造的铅弹即米尼弹,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装填速度问题,最大射程也可从八十来米提高到四百多米。”

“这应该是陆军院校枪械教程里面都有的知识。而米尼弹对于大明工匠来说,只有认知障碍,没有任何制造难度。”

张石又问道:“前膛枪有一个大麻烦,从前面装弹,效率低下,而且妨碍拼刺刀。不能直接生产后膛枪燧发枪吗?”

朱植继续解释:

“如果生产后膛枪,看似简单,其实是把麻烦从射击环节扔给了设计和制造环节。从后膛装弹,在弹药分离的情况下,不像击发式步枪用撞针击发弹药一体的底火那样方便,就得在枪膛后部下大功夫--开膛,然后加合页固定。”

“但一开膛,不仅在制造工艺上花费更大的功夫,火药闭气性和威力又要打折扣。”

“为了保持威力,那就要在膛内再开一个弹药池,池旁还要留出一个形同特殊弹壳的铁筒位,铁筒内放入事先装填好的弹丸和火药,底部再留一个传火孔,这样击打燧石引燃火药池进而通过传火孔引燃铁筒内的火药将弹丸推送出枪膛。打完一枪,取出铁筒,再换装一个铁筒。”

“这样一来,装填弹药效率大大提高,一分钟大约可以射击四到五次。一个十人的小旗只需要一个专门的装弹手就行了。轰死努尔哈赤的佛郎机炮就是这个原理。”

“但是,后膛枪解决闭气性差的问题后,又要面临枪膛内因高温高压容易炸膛的问题。”

“又要弹药威力大,又要枪体耐高压,这是任何一种枪械研发都要面临的矛盾,解决好了绝对是院士级的学问。哪怕在后世,发明用工程塑料制造主战步枪的人仍然可以入选中科院院士。”

“研制后膛枪的制作工序,

最新小说: 缺陷异世界 我在诸天影视捡碎片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傲世英侠传 星徒 九幽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