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39章 收复大国工匠

第39章 收复大国工匠(1 / 2)

评查完毕,朱植心情大好,让人当场发放现银作为奖励,所有铁匠十两,蒯氏兄弟多加二十两。

发完奖金,朱植宣布了三条奖励规则:

“第一条,凡造出一根铳管或刻好膛线合格者赏银一两,优秀者赏银二两。”

“第二条,凡引荐和自己工艺相同者一人赏银十两,比自己优异者,赏银二十两。”

“第三条,凡铁匠学得木匠技艺或木匠学得铁匠技艺合格者,赏银二十两,优秀者赏银三十两。”

这三条一宣布,工匠们中间瞬间如同炸了锅。

欣喜若狂者有之,多是年青人,仿佛找到攀登职业生涯顶峰的阳光大道。

紧锁眉头者有之,多是老年人,感觉这个少年王爷真不是好东西,要抢他们子孙的饭碗。

俗话说,千穿万穿,手艺不穿。只要手艺掌握自己手里,子子孙孙就有了吃饭的饭碗,只要自己留一手,就不怕徒弟造反。

这就是中国手工业靠家族内部继承和师徒传承的局限性。一有战乱或遇到重大变故,一些绝世技艺往往就会人亡技息。华佗的麻沸散配方是如此,秦朝发明的青铜弩机是如此,汉朝就发明的火药和游标卡尺也是如此。

所以,朱植想到了这三条。

第一条的目的是通过鼓励尽量使出真本事,不要藏私。

第二条的目的是鼓励推荐人才,不要掩盖、隐瞒甚至打压人才。

第三条的目的鼓励培养复合性跨界人才。

总之,他想通过物质奖励和新的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打破家庭传承、师徒之防和行业之见,尽量放下“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负面心态。

年老工匠们虽然不悦,但是又不敢当面反抗,一个个垂头丧气。

对于这些,朱植当然一目了然。

他向蒯氏兄弟一招手,说道:“蒯富、蒯贵两位大师,到这里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俩的经验。”

蒯富和蒯贵兄弟俩因为平时烟熏火燎,皮粗肉糙,看起来像近三十的汉子,其实也就二十来岁。因为经常抡大锤,力气是有的,又深得祖辈熏陶,铸造刻画各项技艺也是没得说的。

就是胆气还是小了些,没怎么见过大场面,一听王爷招手,他两腿不由打晃晃。

朱植见状,干脆走到二人面前,一手一个拉到众人面前,然后轻拍蒯富后背以示鼓励。

蒯富只好两眼一闭,把自己的体会磕磕巴巴讲了一遍。

对面的都是大明最好的工匠,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要能划重点,他们就会抓重点。

蒯富讲完,朱植带头鼓掌,又把蒯贵也推了上去。

蒯氏兄弟讲完体会后,朱植又让人拿来两个一丈长的大木勺和一桶热茶,走到两位老年工匠面前:“两位师傅,辛苦,请自己动手喝茶”。

两位师傅看着这大勺子面面相觑,不知何意。这一丈高的大勺子,怎么能舀到嘴里!但是又不得不舀,绕来绕去,还是送不到自己嘴里。两张黑黢黢老脸竟然要泛起红来。

朱植笑了笑,说道:“大家都累了几天了。所以今天本王给大家做个游戏乐一乐。这茶水里我专门为大家加了人参。谁能先喝到嘴里,赏银十两。”

朱植刚说完,蒯氏兄弟走上前,一人拿起一勺茶水相互递到对方口中喝了起来。

其他人也豁然开朗,纷纷两两上前用勺子互相喂茶。

开始不知道如何喝茶的一位师傅虽然年老,但并不愚钝,马上向朱植跪下:“殿下英明!草民佩服。此易勺喝茶与我和我那婆娘换手抓痒一个道理。”

朱植扶起老师傅,继续忽悠:

“古人说‘道不远人’,就是这个道理。‘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大明天下初定,百业待兴,营造城墙宫室、修缮攻城器械、制造火器军备,还需要更多更熟练的工匠。”

“大家不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们互相为师,不仅原有技艺会更快提高,而且跨业学艺,多条手艺多条路。”

是啊,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经过辽王的开导,众人不断点头称是。

朱植接着放大招:“大家只有群策群力,博取百家之长,不断提高,才可能成为我大明的大国工匠,乃至各个行业的状元之才。届时,我会凑请陛下为诸位请功,谋取官身,入朝为官。子孙优秀者可以不受匠籍限制,参加科考。”

“谢殿下!”一干工匠听到朱植的忽悠,不由心潮澎湃,集体跪伏谢恩。

几位年老的师傅更是泪流满面,匠人的苦楚、匠人的卑贱,只有世代为匠的人才知道。

自己倒不奢求入朝当官,如果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因此参加科考,摆脱匠籍,那绝对是足以光宗耀祖的事。

前来当差的王府属官,也对这个少年王爷与那年龄并不相称的老练佩服万分,回去向

最新小说: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绝地战龙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狠宋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穿越吧,诸天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