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59章 统一团队思想

第59章 统一团队思想(1 / 4)

朱植一行沿着医巫闾山余脉东边的官道迤逦东行,只见西边的山势渐高,树木渐多,景色渐奇,山脚下也长出许多翠绿的青草,不由心情大好。

两个小丫头也慢慢有了兴致,让朱植也坐到马车里,问东问西。

朱植没办法,只好找一名属官换了一辆宽敞的双骡战车,给两个小丫头当起免费的导游,如数家珍地讲解起广宁府的历史来。

医巫闾山北接蒙古草原东南边缘,自东北往西南方向延伸,直到后世的凌海境内,刚好为广宁府也就是后世的北镇,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广宁府西靠医巫闾山,东接大辽泽,水草丰美,可垦可牧。

商人后裔箕子本在此地繁衍,后因受到东胡威胁,才进入朝鲜半岛。

自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击破东胡,开地千里,北筑长城五千里,跨过鸭绿江,直达朝鲜半岛的东碣石山,设立辽西和辽东二郡,这里才正式纳入中原王化之域。

契丹在辽河一带兴起后,北院大王耶律仁先晋封辽王,成为历史上第一任辽王。

随着契丹、女真和蒙古人在辽河一带走马灯似的登场,耶律仁先的后代仍然活跃在广宁一带称辽王。

历代辽王几乎都把广宁作为控制辽西、辽东的中心,现在他朱天植也以大明辽王的身份来了,将在辽地厚植大明的势力,不,华夏文明的势力……

走了不到五十里,辽王一行便到了一个已经荒芜的小村子。

此前,张石带着前行的人员经过时已经在这里修了一个简易的驿站,盖了三间小木屋,供后续人员在此歇脚。后续人员经过时,又加了把劲,搭建了一些可以挡雨遮阳的木棚。

天色渐晚,朱植就吩咐人员安营休息,两个小丫头却说:“你看,前面有好多山,我们要去看。”

朱植一看,果然如此,就推脱说:“看山跑死马,明日再去吧。”

次日一早,队伍再次出发,两个小丫头也不睡懒觉了,早早地爬起来,嚷着又要看山。

朱植笑着说:“这只是些土包子,还没你们胸前的大,前面的山才大哩。”

没想到没走多久,果然在平原处竟有十三座大山拔地而起,巍峨、险峻、突兀。

朱植抽了自己一耳刮子,只好让队伍先行,自己带着两个丫头骑马看山去了。

王爷一去,那些属官们平时自诩风雅之士,最爱游山玩水,哪里肯放过这公费旅游的机会,也一阵风跟了过去。

好在这山在平原处,不一会就到了山脚下,还有一破寺,里面还有七、八个僧人在这里晒太阳。

朱植带着众人,上前行了礼,又让人捐了一百两香火钱。

那为首的老僧浊眼一睁,只见眼见少年身穿大红龙袍,眉宇间英气勃发,周围人马也是多穿锦衣,各带刀枪,装扮又与北元相异,知是明朝王爷,连忙告罪道:“老衲失礼,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

朱植谦虚地回话:“我等也是从此偶然路过,不知者不罪。相遇自是缘分,还请高僧法号?”

那老僧答道:“贫僧法号道远,乃寺中方丈。”

朱植又请教:“此地何名?”

道远答答:“此地叫十三峰,此寺叫望海寺,原本香火甚旺,最多时有僧百人,为方圆百十里内十余村屯近万百姓诵经祈福。每年四月二十,这里更是香客云集。即便是广宁府的契丹、女真、蒙古各族显贵也是慕名前来。”

朱植和方丈闲聊,原来只是顺便打探一下民情的。

这方丈毕竟是自己到大辽东之后第一个接触到的当地群众,熟悉工作要从摸清民情开始。

谁想到自己在之国途中竟然无意中找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十三峰、望海寺,那可是后世东北王张大帅的祖坟之地!

后世的张大帅在东北发达之后,曾经专门将祖坟迁于风水极好的十三峰。

提起张大帅,朱植后世也是对他十分佩服。

他虽为军阀,生于乱世,却因“不吝千金酬贤士,末将寸土许列强”,有大功于华夏族,还是很值得后人景仰!至少比那个动不动就要把东北割给倭国的孙大炮强……

随后,朱植就叫众人安心游览,不得骚扰僧人,自己和方丈闲谈起来。

朱植先是问道:“大师,为何我们此前到过的一处村庄空无一人啊?”

方丈苦笑着解释:

“前面的村子叫望山村,因处辽西官道,为来往官差商旅提供歇脚便利,渐渐有了十来家铺面和客栈,所以就叫望山铺。此铺周围本来原有数村百姓,或以耕地种田,或为官府采石为生。”

“自义军北伐以来,辽西连年战乱,百业残破,青壮年大多做了士兵,也有少数做了盗匪,老弱大多饿死,侥幸之人又被朝廷迁往内地,这寺庙也剩下不到十人,何况这村子。”

朱植不甘心地问道:“这附近难道无一村一民?我本受陛下所托

最新小说: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绝地战龙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狠宋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穿越吧,诸天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