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48章 辽王的阅兵式

第48章 辽王的阅兵式(1 / 2)

从正月十九开始,辽王府一直忙着之国人员的通知、接待、登记等工作,亲兵们也被派了出去,购买烧饼等干粮,以供路上之需。

好在当时的南京城还不是太大,否则一人十条腿也不够跑的。

正月二十一,吴杰终于带着五艘船只回来了。

老朱本来下旨,让朱老六楚王朱桢给辽王十艘大战船。

但是老六这个抠门的家伙舍不得给。因为撇开船上的武器不说,战船大多是用坚实的柚木制造,而沙船只是用普通的松木制造,光是材料钱就是沙船的好几倍。

吴杰也就按朱植提前的应变计划,要了五艘两千料平底沙船。现在沿海天气尚可,大沙船遇到台风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吴杰这一让步,朱老六也就顺势同意了。

辽王知道后,也能接受这个结果。

他首先是想解决后勤运力不足的问题,至于所谓的战船,也就是多几门碗口粗的破铳而已,搞不好还炸着自己人,他还看不上。

正月二十二,朱植让郭氏兄弟带上一条大船顺江东下,随沈家买茶去了。

军械工匠们则拖儿带女,王府仆佣、杂役,从教坊司讨来的罪臣家眷,还有相关物资在应天府下关码头顺利登船。三船都准备了半个月的干粮和淡水。

朱植让吴杰和盛氏兄弟各负责一船,严禁士兵骚扰家眷。这三船由吴杰领航,走黑水大洋直抵大辽河口,然后返回山东莱州待命。

元朝的时候,已经成功探索出从长江口到渤海湾的黑水大洋航线,这比近海航行的黄水区更为便捷,时间也节省了好几天。

正月二十三,营建工匠们的家眷也有一千余人登记。

朱植安排他们坐兵部调来的两条大船,因为少了前面几船的官兵,这样也不是太挤。

朱植让骞义、黄湜负责这两船,由董兴负责带队。

让两个文官负责,他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实在没人了。

到了晚上,王府就剩下亲兵营了,朱植安排朱大能派人买点干粮凑和,自己则带着靖江郡王到皇宫找宁贵妃蹭饭去了。宁贵妃自然是求之不得。

次日,朱植在王府亲自指导朱大能作最后的出征仪式彩排。

宁贵妃又差人送了不少东西,绸罗锦缎、玉瓷漆器等等,都是过日子的好东西。

工部给两位王爷每人送来一副崭新的铠甲,礼部也给两位王爷每人送来两袭大红龙袍。

几乎所有人都在围绕着辽王之国转圈圈。

正月二十五天还没亮,朱植就带着朱守谦身穿大红龙袍,骑着高头大马先行入了宫,然后跟在老朱后面祭祀山川诸神,告别太庙祖宗。

铁炫和朱大能则分别带领王府属官和亲兵营前往北安门外接受皇帝的检阅和训示。

其他家眷则开始收拾各种细软,先行撤离王府上船。

至于王府仪仗,又是幡旗权杖、又是弩箭刀枪、又是鼓乐笛管,竟有百十种之多。

朱植嫌绊脚啰嗦的,又不敢拿出去卖了,只好叫人都搬上船,只留下鼓乐参加出征仪式。

祭祀完毕,太阳已冉冉升起,宫乐大作,大明天子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簇拥下移步北安门城楼。

看着城下那稀稀拉拉几个新兵蛋子,娃娃脸,百官们一个个心中暗笑:

“宋国公出征时,那是三万大军立于城外,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连天上的飞鸟都吓得掉了下来,那才叫真正的大将出征,杀气直冲云霄。”

“可今天一个娃娃王爷带三百娃娃在这里闹起了过家家,陛下竟然也任其胡闹。”

“……”

正当城上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时,辽王朱植、靖江郡王朱守谦换上崭新的金盔银甲,骑上战马,指挥辽王府官兵接受检阅。

只见大能指挥新兵营站好队形,跑步到辽王面前报告:“辽王殿下,辽王广宁中护卫亲兵营三百二十九名将士集合完毕。请指示。百户朱大能。”

随着一声“少息、立整”,朱植又骑马跑到城门正前方,左手握缰,右手持剑于胸,向老朱行礼:“启禀陛下,辽王将士、所属官佐前往辽东之国,共计三百五十三人,现集合完毕。请陛下训示!大明辽王、镇北大将军朱植”。

没想到朱植这一顿骚操作又是引得楼上一阵嘘声:“这臭屁王爷在哪儿学的花拳绣腿?”

老朱也没想到这儿子竟然先斩后奏,自封了个什么镇北大将军!这让冯胜这个征虏大将军怎么想?

算了算了,事已至此,大将军就大将军吧。

老朱还是一脸严肃地对楼下三百个娃娃发表了简单的动员演说,无非是鼓励孩儿们效忠辽王,到边疆建功立业。

老朱一讲完,朱植又是一声大喊:“臣,恳请陛下和文武百官检阅辽府护卫三军”。

“三百个小屁孩,还三军哩!”城楼上大多数人本来只是

最新小说: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狠宋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穿越吧,诸天 绝地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