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65章 王爷像个管家婆婆

第65章 王爷像个管家婆婆(1 / 2)

二月二十九日晨,朱植一觉醒来,感觉过了一个世纪似的。

随着“扑”地一声,通了个气,身上是说不出的痛快。

等他伸个懒腰,推开木门,外面已经来了一大堆人前来请示汇报工作。要不是都站得笔挺笔挺,他还以为是来讨要工资的民工哩。

平时八面威风的武定侯郭英亲自给辽王端了碗羊肉烩面,看着他吃完,这才带着一帮人,点头哈腰地给外甥汇报起各项工作来。

“殿下,张信指导周兴等人十分得力,已将两万亩地基本划定,清除了地面杂树,荒草也烧干净了,今天就开始耕地。引水渠已经按张信的要求用石灰留下位置,待麦子种下后再挖渠。”

“舅舅,耕地还是缓两天吧。我们耕牛不足,一定要把地下面的根茎挖出来,彻底清理干净。要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好饭不怕晚。”

“殿下说的极是,我这就通知士兵们再下点功夫,把地整好。”

“王爷,一百户山东移民暂时住在旧城里,各家先分了五十亩地,帮助忙完军垦,就可以进行民垦。我还准备建个窑,利用挖渠的土再去烧砖,先给赵鲁建个军火库,那玩意放在木棚里始终是个安全隐患。”

“张信,你这个主意好是好,但是人手不够啊!烧砖一事还是再等一等吧,等山西移民到了后再全面启动。”

“那好吧。”

“王爷,我想让各家移民拿出三、五亩地,专门种些黄瓜、豆角、丝瓜之类的蔬菜。广宁城这么多人,没菜吃,总不能让大家天天吃咸菜吧?到时候火气大,拉不出屎来,也不是个事儿。”

“李社长你真他妈的也是个人才,这个主意太好了。咱们带来的土豆、红薯等种子虽是稀罕,但是量太少,你最好搞三百亩地,建个大棚,专门种那些的稀奇种子。特别是那土豆都发芽了,争取土豆一年两熟,顺便种点蔬菜。”

“可是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

“你和张信、徐德到那木棚仓库里去,先把那些种子统计一下。如何统筹我不管,但是你们要记住,那个胡萝卜一定要种上三千亩以上,到时候部分用来炖羊肉,部分用来养军马。”

张信带着李喜旺和徐德很快落实去了。

木棚临时仓库里的种子除了西红柿、辣椒、土豆、玉米、红薯、花生等外稀罕之物外,还有李喜旺他们在山东还买来的黄瓜、豆角、丝瓜、萝卜、胡萝卜等常见时令蔬菜种子。

这些种子先前给义州卫的宋瑛和大凌河的平易都留了一些,剩下的也都还放在仓库里。

张信很快把统计情况报告了朱植。

朱植又陆陆续续安排工作:

“蔬菜种子给广宁卫留二分之一,由李喜旺带一百户百姓负责种植。另外二分之一,由徐德过几天带到大能那里种去植。”

“仓库的土豆、玉米、红薯、花生、辣椒等物,虽然种子量少,却是提高未来辽东粮食产量,改变大明饮食习惯的关键。”

“李喜旺把红薯、西红柿、辣椒和花生留在广宁。土豆和玉米留给徐德,过几天后带到懿州试种,必要时先建大棚。特别是土豆,哪怕人没房子住,也要先让土豆先住上保温房。”

李喜旺悄悄请示辽王:“其实我还有点烟草种子,是大能穿越时带在身上的,我们能不能也试种一下?”

朱植一下子就回绝了:“不要想得太远了,等辽东人吃饱穿暖后再说吧。我现在的目标是,消灭东北第一怪,不吃酸菜吃蔬菜。”

此时的朱植安排生产,像极了他在连队抓生产时的样子,事无巨细,像极了一个管家婆婆,嘴巴碎得很。

“王爷,卑职按殿下以前的交待,专门挑了几个头脑灵活的兄弟,准备培训后当探子用。”

宋忠从昨天就在门外侯着,看辽王好不容易安排完中心工作大生产,赶紧见缝插针,请示如何开展情报工作。

朱植想了想,只好吩咐道:“原来是这件事啊,你还是先和张石商量个章程吧。当务之急,你还是先派一百人护送婉清仙子到东北五十里的山里寻找石墨矿去。”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当家不知衣食住行难。下面千根线,都找到他这根针头,也让他有点忙乱。

临时军营里的张石,此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正忙着制定四期广宁中护卫的骨干轮训计划,还没来得及向朱植汇报,宋忠就找上门来。

三军之事,莫大于密。

参谋长出身的张石也知道,辽东的军事情报工作确实该着手了,没有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好多工作都不好开展。

辽东是蒙古人经营一、两百年的地盘,要想获取元军的情报,首先要会蒙古话才行啊。

于是他拉着宋忠又找到精通蒙、回高丽诸多番语的铁炫老先生商量对策。

铁炫倒觉得此事简单,建议道;“蒙元统治中原已百年,军民之中总有一些会蒙古话的,特别是临清军

最新小说: 绝地战龙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狠宋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穿越吧,诸天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