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152章 郭镇招兵买马

第152章 郭镇招兵买马(1 / 2)

吴杰带领工匠和物资回到辽东后,驸马郭镇暂时还留在应天。

按辽王的安排,他要和沈庄配合,完成辽王交待的三项任务。

这是辽王和参谋长张石商议后的第三步:招兵买马。

不过,郭镇也跟着辽王学会了以迂为直,不能直接对皇帝说不想回辽东。

当吴杰要回辽东时,郭镇探知老朱在宁贵妃那里,就带着公主到宁贵妃那里蹭饭,装模作样地请示:“陛下,孩儿明天就要随安陆侯回辽东辽王殿下帐下效力了,还请您多注意休息,保重龙体。”

公主也是个粘人的主,舍不得驸马走,就在饭桌上哭哭啼啼:“父皇,驸马才回来几天啊?你就让他再呆一段时间,再回辽东吧。”

宁贵妃也帮着说话:“辽东那里现在天寒地冻,人都窝在家里,也干不了什么正事儿。陛下,就让镇儿在家过完年再去辽东吧。”

永嘉公主和宁贵妃一唱一和,老朱也没往别处想,果然就同意了。

有了老朱的同意,郭镇就开始带着永嘉公主和妹妹郭爱,到处游山玩水,一游就游到了扬州。

到了扬州,郭镇就仿佛变了个样,跑到一个叫松庭书院的地方,一本正经的和先生们探讨起数学来了。

郭镇本想继续以迂为直,先和这里的先生们套个近乎,无奈平时读书不多,肚子没有一滴墨水,没说几句话,就暴露出大文盲的底蕴来,气得先生要撵他出去。唉,都怪他自己的文盲老爹没把自己教好!

他只好露出底牌,拿出一堆礼物,对先生说道:“在下驸马都尉郭镇,奉辽王殿下之命,请松庭书院派十名先生到辽东切磋算术……”

“切磋算术?”

不仅永嘉和郭爱感到莫名其妙,就连发出邀请的郭镇和受到邀请的朱家也感到一头雾水。

六月份以来,朝廷陆续对辽东露出防范之心,辽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但以辽东的实力,又不能急于求成。

朱大能唆使他和老朱翻脸时,就重提了研制冲锋枪之事。

朱植就告诉大能:

“后世霉国佬打到鸭绿江后,伟人派徐大帅亲自到老毛子那里谈判,要回了一代名枪AK的图纸,准备迅速仿制一批投入战场。”

“只可惜那时军工人才太少,工业基础太差,花了足足五年时间才消化这些图纸,等研究出五六式冲锋枪的时候,战争早打完了。”

“那时人才底子和工业基础无论如何太差,总比现在强一百倍吧!”

朱大能仍不死心,又提出:“那我们造大炮吧,听说那蓝玉远征漠北时就带了三十门大炮嘛!”

朱植只好对大能这个文盲继续科普:

“那些大炮,都是生铁铸就,动辄两、三千斤,甚至上万斤,极其笨重,费时费力费钱不说,杀伤力和恐慌指数还不比上现在的一窝蜂。”

“如果要造出新式大炮,还得运用冷轧技术对无缝钢管进行拉伸,增加钢管强度。”

“冷轧技术原理简单,后世制造不锈钢的作坊里都会普遍采用。可是现在没有强劲而稳定的电力,就无法使用机械对无缝钢管进行均匀拉升;要有稳定的电力,就得造水坝,建发电站;要造水坝和发电站,不仅要钢筋,更要水泥;要造水泥,又得造一批能耐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温的窑炉烧制;石墨坩埚容量太小,水泥需求量大,需要大量新型耐火材料制作窑炉……”

“这一环扣一环,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

“在这体系的背后,则是具备基本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技工人才。而要具备基本物理和化学知识,首先要学好数学,还得从培养数学人才开始……”

朱植说的话虽然有些绕,但是道理却能让大能这个文盲明白:越是先进的武器,需要的知识储备越多,涉及的制造工艺和装备越复杂。

不过朱大能的想法倒提醒了朱植,大明朝有着代表当时世界上数学教育最高水平的松庭书院,就在扬州。

松庭书院本是元朝大数学家朱世杰先生所创。朱世杰编写的《四元玉鉴》,提出了多元高次方程及消元求解方法,不仅代表古代中国数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代表着当时的世界数学理论研究最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朱世杰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数学教育家,晚年定居扬州,创办松庭书院,总结日常算法和通俗口决,编写了《算学启蒙》,专门教授数学,一时上门求学者趋之若鹜。上至户部官员、士绅管家,下至贩夫走卒、账房小二,无不从中受益。

到了明朝以后,朱家后人秉承松庭先生遗志,埋首民间,教书育人、开启民智。这也与朝廷当下大力提倡皓首穷经、死读四书五经的科举文化格格不入。松庭书院因此日渐落漠。

所以,朱植派郭镇回应天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到扬州松庭书院找到朱家后人。

他曾交待郭镇:“务必对朱家先生以礼相待、盛情邀请…

最新小说: 狠宋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穿越吧,诸天 完美虫母模拟器 绝地战龙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 地球第一领主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