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162章 建工业基地

第162章 建工业基地(1 / 2)

在枪械局的车间里,只见蒯富指着辽王最初指导他们生产的木架刻线机说道:“以前我们工匠用这台机器刻好一条枪管膛线需要两个有三年以上的雕镂经验的铁匠,两个人一天才能勉强刻好一条枪管的四根内膛线。”

接着,他又指着一台锃亮的钢铁机器说:

“这是我们根据婉君仙子的指导,最近才造出的刻线机床,利用滑轨、轴承和升降机,可以手摇操作,进行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任意调节角度,刻好一条枪管内的四根内膛线,还不到半天时间,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造出来的枪管寿命和枪支射击精度也提高了不少。”

“如果有了充足的水力,这机器的效率还可以提高至少四倍。也就是说,目前朝廷虽然召回一半军械工匠,但对辽东的枪械生产影响并不大。”

第一次见到这玩意的郭氏兄弟内心震撼无比。

这妹夫怎么如此牛逼!不仅自己牛逼,手下这些人也是如此牛逼!以前造了几百支什么迅雷铳、掣电铳、一窝蜂,就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那现在有这么厉害的机器,再造出一万支这神枪来,估计还真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看来自己今后还是紧跟妹夫走,好处永远有!

正当郭氏兄弟一脸崇拜地望着这个妹夫时,辽王却说道:

“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如果朝廷不召走这七十五名熟练工匠,三年后,我们还可以培养更多熟练工匠,可以修建更多的高炉,开建更多的工厂。”

“我打算在这浑河修建一道十米高的大坝蓄水,确保这工厂和矿厂有更为稳定更为强大的水力去推动。修建这样的大坝大约需要五百吨钢材和四千吨水泥。”

“五百吨钢材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大明内地十四省一年的铁总产量的十四分之一!换句话,如果要建这个大坝,相当于把内地一省全年的铁都用上。”

“我们以前在广宁城建了四个小炼钢炉,只是小打小闹,做做试验而已。每天最多出四吨钢材,造了兵器,就不能造农具。遇到没有生铁了,就得歇工。”

“如果明年我们在浑河开始建一个能日产两吨的炼钢炉,慢慢再尝试建更大的炼钢炉。只要人手充足,到第三年的时候,每天钢铁产量就能达到二十吨甚至五十吨,一年产量就能达到六千吨甚至一万吨,超过内地全年的铁产量。”

“这样,我们不仅有充足的钢铁打造农具、兵器,还能建造一座大坝。有了这座大坝,下游的工厂可以利用水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钢铁、水泥。”

“等到辽东钢铁年产量达到十万吨以上以后,我们可以在辽东各个河流上修建千年不倒的钢铁大桥,车马可以在上面自由往返驰奔,免去舟楫来回转运的麻烦。城市里可以建筑数十丈高的楼房,边关将士可以随地修建坚不可摧的堡垒,浑河上游可以储存更多的水源,沈阳周围可以开垦更多的水田,足以应对像今年夏天这样的旱灾……”

辽王一步一步给大家解说他的工业兴辽的蓝图,早就对辽王惊为天人的蒯富也不得不再一次打破对辽王的认知。

就连和他一起穿越过来的张信等人,也是感叹不已,这不是当年伟人经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嘛,他竟然直接用到了这里!

到了最后,大家对朱植什么优先建设抚顺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无不赞同,因为好多人根本不理解,也不需要理解。

接下来,辽王自然要把这工业兴辽的任务进行分。

开了年,大家要一起到浑河周边进一步勘察、选址、采矿、建厂。

婉清按辽王的需求清单和现场勘察结果,出具建厂图纸和具体施工要求。

张信负责协调人力,郭氏兄弟负责带工程队组织施工。

蒯富和婉君的任务非常繁重,负责为厂矿设计、生产一批大型设备。

比如将三八坩埚改进成一次可以容纳三吨以上矿石原料的蒸馏锅炉、炼钢炉、水泥窑炉;利用骡马或水力驱动的传送带,可以从采矿口轻松将矿物源源不断地直接运送到厂房车间进行深加工;将绞车安装钢制耐磨滑轮和轴承,既可灵活移动,又可以一次性吊装上万斤矿石原材料或工业成品;可以向高炉中自动填装更多原材料的投喂机……

张石也被辽王派到沈阳,和朱大能进行了角色互换。

辽王除了让他接替朱大能指挥广宁左护卫负责沈阳和抚顺两地安保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开始着手建坝章程。因为在穿越人员中,只有张石后世是水利局干部,和修水坝算是沾点边。

辽王这建大坝的设想,就源于在后世和张石一次钓鱼闲谈时,张石提到的一条信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水库--大伙房水库就是建在抚顺旁边的浑河上游。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资奇缺,全国钢材年产量才十六万吨,还几乎都是出自东北。

在当年物资紧缺的特殊年代,修建大伙房水库并没有用太多的高科技,也没有耗费太多的钢材

最新小说: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狠宋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穿越吧,诸天 绝地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