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168章 救援河西

第168章 救援河西(1 / 2)

宋瑛距离广宁很近,隔夜即到。自去年懿州遇警后,辽王让张石以辽东都司参谋部的名义对辽东其他各卫进行轮训。到李景隆废除辽东都司参谋部,和辽王府关系闹僵时,张石已经帮助义州卫训练了三营人马。

义州卫的两营人马轮训结束后,就分别驻扎在懿州北新建的魏家岭关和黑山以北的抚远关,替辽王看护广宁的北大门。

义州卫指挥使宋琥看到辽王失势后,曾经多次下令宋瑛把人马带回义州,宋瑛均置之不理。

在接到辽王的调令后,宋瑛以为广宁出现了险情,二话不说,率领五百人马一夜急行军,于天亮时分赶回了广宁。

听了辽王的介绍,他这才知道竟是西域哈密卫要造反,自己的父亲宋晟可能有危险,马上又要带着人马出发。

朱植耐心劝他说:

“宋都督久经战阵,肯定会收缩兵力,固守待援,坚守凉州城三个月应该没有问题。你这样急匆匆地过去,反而容易为敌所乘。”

“这样,你先安排士兵们休整,等王府给将士们准备些战马,再从中护卫给你调拨一批利器。”

“你们这几天要尽快熟悉操练。等金山伯到了广宁之后,你们一起快马增援凉州。”

宋瑛一听辽王早有安排,也不再坚持,只是跪下给辽王磕了三个响头。

五天后,远在千里之外黄龙府养马的金山伯濮玙也到了广宁。这都要归功于易信的未雨绸缪。

早在去年北伐后,易信就令夜不收又在长春和广宁之间培养了几批信鸽,现在都基本具备归巢传信能力。辽王让沈阳夜不收放出四只信鸽到长春,让平安再从长春派快马传信到黄龙府。

为了以防万一,辽王同时又派快马到长春传达命令。宋忠离开辽东前,已经在东北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中间有马匹换乘,即使如此,沈阳至长春之间仍然达不到四十里一驿的密度,只能确保信使日行五百里左右,单程也需要三到四日。

幸运的是,平安在长春先收到了飞鸽传书,迅速转告了濮玙,这比驿站送信还是快了不少时间。

在等待濮玙的时间里,辽王给宋瑛的步兵营加强了五十支迅雷铳和五十支新式钢弩,每人也按骑兵的要求,配备两匹军马,十五日干粮,再送上十两开拔现银。

义州卫官兵无不感激涕零。

朱大能专门为濮玙组建了一个五百人的加强骑兵营,由去年随郭骥远涉重洋、采购战马的俞靖担任营官,骨干从中护卫选配,士兵则从去年新收的五百锡伯和蒙古兵中挑选。

因为上次明军盔甲准备不足,吃了大亏,这次出征的明军全部换上新设计的笠式钢盔和精心制作的棉甲,防御力得到明显加强。

其实在冷兵器时代,激烈的战斗对体力消耗极大,一味强调防御力强的金属铠甲并不可取,容易过早造成防守士兵体力的透支。

尤其是在宋代,为了达到刀枪不入的效果,一套完整的札甲一度达到六、七十斤重,硬生生地把士兵变成笨重的乌龟,进攻无力,反应迟钝,动作缓慢。

无论是契丹、女真,还是西夏、蒙古骑兵,只要用轻骑兵围着宋兵调戏半个时辰,都能把宋兵给累得半死,举不起刀来。

但是,完全不采取防御措施,近战风险也很大。辽王府护卫在好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中吃亏,都和士兵完全不配盔甲具有一定关系。

所以朱植就参照明末和清代流行的棉甲,制造大明版的棉甲。新式棉甲只需要在棉衣内部的重要位置缀上一些铁片,经济实惠,防御指数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全套行头不过二十来斤,对部队的机动性和士兵的体力影响并不大。

为确保和朝廷经营西域方略保证一致,朱植特地在行前对宋瑛和濮玙分别作了交代,同时又向老朱写了一份建议缓进疾攻,收复西域的方略。

“辽王放心,我等定将救下河西,打出辽东军的威名来。”

三月八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濮玙和宋瑛率一千辽东勇士喝完辽王亲自斟上的壮行酒,誓师西征。

辽东将士一路风雨兼程,在大同赶上燕山中护卫千户谭广率领的一千骑兵,然后合兵一处,继续西行。

四月初一,濮玙和谭广在兰州卫又赶上太原中护卫千户袁容带领的一千晋王府骑兵。

此时,他们获悉早在一个多月前,哈密卫指挥使吴纳失里就带领关西七卫四万余骑造反了,自称哈密汗,先后攻陷了肃州和甘州二卫。蒙古大汗也速迭儿亲率两万精骑南下,攻陷了永昌卫。

不过,在十天前,左军都督宋晟还遣人来报,凉州卫仍可坚守半年。

面对前方复杂的形势,众将一致把目光投向了濮玙。

三千援军中濮玙虽然年少,但爵位最高,又有宋瑛、谭广的支持,自然成了这三千骑兵的主心骨,兰州卫指挥也让长兴侯之子、千户耿璇带领二千步兵听从濮玙指挥。

濮玙真不愧跟着辽王历练了

最新小说: 狠宋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穿越吧,诸天 完美虫母模拟器 绝地战龙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 地球第一领主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