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259章 检阅秋操是个体力活

第259章 检阅秋操是个体力活(1 / 2)

检阅秋操也是个体力活,英雄迟暮的老朱不得不让少年辽王主持今年的秋操。

好不容易检阅完军容整肃的受阅队伍,老朱在辽王和皇太孙的陪同下,登上点将台,开始让辽王主持各军操练。

按辽王的秋操章程,秋操分阅、操、试三个内容进行。

第一个内容是阅,就参照后世的阅兵式,把进京十支都司队伍和十支藩王护卫共二十个方阵像码麻将一样,码整齐,士兵们吃几天好的,再换上过年穿的新衣服,显得精神抖擞,在皇帝乘车检阅时把口号喊响亮一点就行。

考虑到老朱年事已高,辽王取消了后世的分列式,免得把老朱给累晕了。

事实证明,老朱对这个简化的阅兵式已经很满意了。

八月二十六下午进行秋操的第二个内容是操,基本按照大明军士操典进行兵器操作考核。

这是大明每次校阅的主要内容,主要考核士兵弓马枪铳是否娴熟,类似后世单项军事技能考核。

但是,大明兵器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五花八门,并没有客观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拿火铳来说,有铁铸的,也有竹制的,粗的可以说是大炮,细的也可以说是大炮仗,那标准自然没有办法统一。

辽王只好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分别进行考核。

俞靖带几个人考核骑术,平安带几个人考核火铳射击,刚回来的海兰察考核射箭,兵部派人考核其他几个兵器项目。

因为考核项目繁多,人又多,费时又长,辽王也没有全程参加。老朱在场,他就在场,老朱说乏了,他也说累了。

为了避嫌,辽王没有让自己的警卫连和辽东都司代表队参赛,这让辽东都司带队的周兴很有些失望。

早在三月,老朱就越过辽王府,密令平安从长春的广宁右护卫抽调一千五百精兵火速进京。

到了六月,老朱又诏令吴高从辽东都司各卫中选派一千五百人进京参加秋操。这和其他各地先派边军、后派亲王护卫的顺序恰恰相反。

辽东都司指挥使吴高收到诏令后,很是发愁,专门前往沈阳与张石商量了半天。

张石说:“广宁卫和开原卫经过四年的训练和实战,虽然比不上辽王府三护卫,但在装备、技术和战术上不仅超过京军,更是甩开其他边军好几条街。如果精锐尽出,不仅要遭人嫉妒,还可能被皇帝以入京宿卫为名,长期留在京城。”

吴高就说:“如果只派义州卫和安东卫的老弱病残,估计也要给留在京城的辽王爷丢人。”

二人一合计,本着马不露肥的原则,决定从广宁卫选派一个表现中等的骑兵营参加,配发的新式武器不是太多,军士和武器的磨合度又不是太高,希望能多少遮掩一下广宁卫的光茫。

按照这个原则,吴高又吩咐金州卫的马云派来五百长枪兵,义州卫的宋琥派步兵营,争取在边军中表现不是太差。

三支受阅队伍敲定之后,全部开往广宁集中训练三日,主要是统一步伐,强调纪律和礼仪,然后由广宁卫指挥使周兴率领,乘船渡海南下,直抵京师。

结果,周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因为辽王要避嫌,他只能作观众,连上场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八月三十日,秋操进入第三个内容:试,主要是集体军事项目比试。

这是历年秋操的精华所在,讲究号令整齐、阵法变化熟练,虽然能体现队伍整体协同性,但更多体现表演性。就像后世经历的某些军事演习变成演戏一样,戏味十足,极具观赏性。当然有时候也会像某地的城管或保安阅兵,笑话百出,权当免费看了场演出。

辽王在筹划时,参照后世军事考核和实兵演练,特意突出了集体项目的对抗性和实战性。

因为大明军队之间存在无法回避的代差,必须要通过对抗演练增强大明将领的危机意识、革新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对抗性,辽王把集体比试分为三场,并特意安排辽东都司和京军都参加比试。

老朱听说后,也像孩子似的全程观看。

第一场比试是骑兵进攻。

辽王让人在校场上挖上横七竖八的壕沟,又让人安排上百个士兵举着标靶在壕沟内乱跑,只把标靶露出沟外。然后由各队推选十名骑兵,也不管你用火铳、用弓箭,还是用套马绳,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消灭的标靶多,算谁赢。

一天比试下来,刚刚组建的羽林后卫成绩遥遥领先,位居第一。俞靖手下那帮背嵬军骑兵还真不是吹的。

平安的羽林前卫名列第二,这是辽王右护卫开的花、结的果。

朱高炽的燕山中护卫名列第三。看来谭广这家伙也没少从辽王那里学到东西。

楚王、蜀王护卫的骑兵如愿以偿,成绩垫底,泯然于众。

九月一日,开始第二场集体比试:登城作战。

辽王就以清凉山一带的城墙为道具,让各队人马各出

最新小说: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绝地战龙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狠宋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穿越吧,诸天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