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宝藏(1 / 2)

要是按照原本的脉络发展,梅念笙肯定是死了,并且临死前将宝藏的秘密和一身武功传给了一个叫丁典的人。

不过现在一切都被赵轩改变了。

丁典是谁已经泯然于众,没了神照功,丁典也就是个丁典,普普通通的过客罢了。

所以在梅念笙每次询问赵轩,为什么知道他,为什么会安排人来救走他的问题时,赵轩都是含笑不语。

难道告诉梅念笙,我看过电视剧,知道你的结局,早就让人盯着你了吗?

组建青天司,其实赵轩也是有私心的,那就是顺手帮助梅念笙把那些个欺师忘祖、白眼狼弟子的罪行公诸天下,然后让他们后半生在水牢里享受享受。

虽然梅念笙现在已经没了报仇的心思,但相处十多年,两人亦师亦友,梅念笙更是把赵轩当成世上唯一的亲人。

赵轩自然不可能看着梅念笙被欺负了还一言不发,这可不是赵轩的性格。

至于连城诀的宝藏,里面虽然有大毒物,但赵轩有的是办法拿到手。

青天司现在的规制还很简单,可慢慢的,按照赵轩的想法,青天司不会一直只是这么几个人。

不然管束这偌大的江湖,还不得把他们给累死。

所以青天司的规模必然会慢慢扩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的钱财亦是天文数字。

虽然自己的便宜哥哥赵昚很有钱,甚至等赵昚登基后,整个大宋的国库都是他掌着,但赵轩可不好意思去把搞国家建设的钱弄来发展自己的青天司。

当然,知道好些个江湖宝藏的赵轩,也着实看不上赵昚手里那几个钢镚。

连城诀中的天宁寺宝藏,碧血剑中的魏国公府宝藏,雪山飞狐中的闯王宝藏,书剑恩仇录的回部古城宝藏,白马啸西风中的高昌迷宫宝藏,以及鹿鼎记中的鹿鼎山宝藏。

知道这个世界大有改动后,赵轩这些年也没有停止搜集有关这些宝藏的情报。

虽说世界线都不同了,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大融合的世界有剧情修复功能,还是有什么天道意志存在。

经过多年的调查,还真让赵轩找到了这些宝藏的蛛丝马迹。

就比如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情况也跟原本一样,皇太极搜罗抢夺了大量金银珠宝藏到了关外所谓的大清龙脉中。

其中更有皇太极从关外各地抢来各种珍宝,以至于鹿鼎山的宝藏,比起原本的还要丰富。

碧血剑中的魏国公府宝藏,原本是建文帝因燕王朱棣扫北,大军压境时转移藏起来的宫廷金银珠宝。

可现在却变成了大明开国皇帝与陈友谅、张士诚决战时,这两位眼看即将兵败,而藏起来打算东山再起的宝库,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碧血剑中的建文帝宝库。

雪山飞狐中的闯王宝藏倒是没有多大区别,是李自成在独战满清兵败之前藏起来的,体量算是最小的一批。

但这闯王宝藏,也足够青天司数十年的工资补贴了。

至于梅念笙的三个徒弟惦记了一辈子的天宁寺宝藏,这宝藏就在沧州,想取随时都可以。

这批宝藏弄出来,也足够赵轩称一句“富可敌国”了。

现在最让赵轩惦记的就是书剑恩仇录里回部的古城宝藏和白马啸西风里的高昌国迷宫宝藏。

对于这两个宝藏,查老先生原书中都有描述。

古城宝藏就是一座玉矿,随便从里面敲出一块都是世间珍宝。

而高昌迷宫宝藏,在原本的描述中,里面只是一些普通的桌椅板凳,字画陶器。

可经过这些年的调查,赵轩确定,最大的一个宝库就是高昌迷宫。

这里以前是丝绸之路的通行之所,也是一个中转站,西域商人进入河间地域后,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都会先运到这里。

而在一次货物中转的时候,突然爆发了一场空前的沙尘暴灾难。

别说那些多不胜数、价值连城的货物了,就连整个高昌国都被沙尘掩埋。

时至今日,被掩埋地下的这个高昌国都还没有被找出来。

但这是对于别人,对赵轩来说,这不是难事。

高昌迷宫之所以称之为迷宫,就是因为进入那片荒漠后,人根本无法分清东南西北,在茫茫大漠中只能凭感觉走。

而凭感觉走的结果是什么?自然就是原地打绕,一遍遍的在那绕圈圈。

但赵轩知道,在那荒漠中有一个部落,里面一位叫李文秀的姑娘手中,有一本河间诗集。

里面清晰的记述了高昌国的位置,并且有很多可以确定方位的地标。

至于为什么不用指南针,很简单,在那个地方,似乎有一片诡异的磁场,指南针到了那里也无济于事。

清楚这么多宝藏的位置,赵轩对于金钱自然没有什么担心的。

再不济,赵轩凭借穿越前掌握的知识,不管是酿酒、制玻璃等等

最新小说: 永不沉没的漂流岛屋[末世] 港综:从惊天贼王开始!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四合院:抗鹰前夕打造强盛龙国 扮演岩王帝君多年后,我穿回来了 返乡扶贫,你成军工大佬了?! 光极街 天命女道 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 且悲且喜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