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深藏不露(1 / 2)

明远庄是一处距乐安城不远的小镇。

人不算多。

但小桥流水,民风淳朴。

为了不引人注意,宋云归特意将马车停在了郊外,自己带着月舒和素问步行进了镇子。

也找到了伙计说的绣坊。

可这绣坊和寻常的确实不同。

寻常绣坊都是大开着门,但这家绣坊却是大门紧闭,还站着护卫。

门口牌子上倒是写的清楚“独门工艺,不迎外客。”

为了不打草惊蛇,宋云归只是看了一眼便走开了。

找了个偏僻处打发月舒去探一探。

月舒轻功了得,想要避开耳目还是不难的。

宋云归寻了处茶摊要了一壶清茶。

一杯茶水还没端在手里,几个追逐打闹的小孩子就一窝蜂的涌了上来。

你追我赶的,不多时一个小孩儿就被挤倒在地。

其他孩子也未曾注意到他,哄闹着跑远了。

小孩儿坐在地上哭的好不伤心。

宋云归见状上前扶了小孩儿起来。

“没事吧?有没有摔到哪里?”

“没有,谢谢姐姐。”

小孩倒是有礼貌,虽然瘪着嘴,脸上还挂着眼泪,道谢却是不忘。

宋云归笑着拿了帕子帮他擦了眼泪:“好了,去找你的小伙伴吧。”

小孩儿却犹豫着没有走。

半天才小声嘟囔:“他们不喜欢跟我玩。”

“为什么呀?”宋云归耐心的询问。

“他们嫌弃我和阿斌一样没有父亲。”

宋云归一怔:“阿斌?”

小孩儿点点头:“不过阿斌找到了亲人,不住在这儿了,他们就只欺负我。”

“小朋友,你说的阿斌是不是叫乔斌啊?”

宋云归忙问道。

小孩儿抬起头看她:“姐姐你怎么知道?”

宋云归心中一喜。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本她还想着如何打探乔斌来路,这不是送上门了。

她忙跟掌柜的又要了一碟子点心给这孩子吃。

小孩子到底是单纯,只要有好吃的,那便是什么都愿意说的。

不多时就将乔斌的情况说了个清楚。

乔斌和他的母亲并不是一直住在这里,是五年前搬过来的,孤儿寡母的,日子过的倒是富裕。

怕旁人家男耕女织才能偶尔吃得上一顿肉。

可乔斌母子却时时都有肉吃。

宋云归盘算着日子。

与唐辰安调查中文氏绸缎庄开张的时间倒是吻合。

而且孤儿寡母的,没有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却是富裕,明显是有人接济的。

梅寒烟前几年并未和乐安城有什么接触,那么,只能是另有其人。

“小朋友,乔斌家中如今可还有人?”

“有的,阿斌的娘还在家里呢。”

宋云归想了想决定去看看,便让孩子给她带了路。

小孩儿带着宋云归和素问七拐八拐的到了一处巷子。

“就是这家。”

宋云归打量着眼前的门头。

倒是没什么特别。

素问上前敲了敲门。

不多时,门打开了。

从门内探出个的脑袋,眼前的女子面色蜡黄,头发犹如枯草一般,一看便是不久于人世的病容。

“你们找谁?”

女子声音嘶哑的厉害,听着有些费劲。

“请问,您是乔斌的母亲吗?”

听到宋云归提起乔斌,女子的眼睛亮了一下,但也警惕了不少。

“你是谁?”

宋云归连忙表现出友好:“您不要怕,我是丞相府的人,我母亲说您身体不好,让我来看看。”

听到丞相府女子的神色这才好了一些,让开路让她们进了院子里。

宋云归打量着院里的情形。

地方不大,一共就三间小房子。

好在到处收拾的倒是整齐。

女子请了宋云归坐下,颤着手给她倒了茶。

“不算什么好茶,小姐不要嫌弃。”

“不会,您客气了。”

宋云归端起茶杯看了一眼,轻抿一口又放了回去。

“您这些年一直都是自己带着乔斌吗?”

“是啊,我们家那口子死的早,我和家里人也处不来,便带着孩子搬了出来,可惜这好日子没过上几年,我如今这身体又不成了。”

说着她一连咳了好几声。

宋云归不动声色的将帕子掩在了鼻下。

“不知您是什么病?

最新小说: 蜡笔小新家的猫主子 柯南亲我一次又一次,灰原哀懵了 心声被读后,小炮灰成天地宠儿 我有一个诡王朝 亮剑:云龙兄,我欠你的总算还清 四合院:开家早餐店,馋哭四九城 王妃她力挽狂澜 福气满满小厨娘 港综:大枭是怎样炼成的! 重生之重写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