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460章 宣和二年三月

第460章 宣和二年三月(1 / 2)

问:为什么心里想着打天下,王烨还把军队东一块,西一块的到处乱撒。

除了前军在辽东屯驻,后军在高丽半岛持续往北扩地盘,中军在日本,左军在吕宋岛,右军在京东东路。

掐指一算,梁山没啥机动兵力发动大规模战役。

那就没事了。

既然梁山不能捣乱,那大家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嗯~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梁山到底能不能做些什么的,不好说,毕竟还有好几万燕云骑正在开城附近军训呢。

但是王烨确实是没准备做什么。

或者说军事上不打算有什么大的动作。

人总是不能把步子迈的太大的,不然真容易扯蛋,王烨现在也有大活,整顿吏治。

实际上,梁山是一直都在整顿吏治的。

因为大宋这反面教材在,对这吏治的事情,王烨一直都没放松过。

和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而讨厌贪官污吏差不多~

嗯。

还是有些不同,便是王烨前世虽然屁民一个,但是来自于资讯爆炸的时代,而又是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时代。

所以王烨对生命尊重,对底层百姓的基本权力关注。

而皇权时代,全靠人治,民智未启的时代,又特别容易滋生种种贪官污吏。

在大片土地上,官本位思想持续了千年,未来可能还会有千年,王烨不可能改变这个时代,甚至他就是既得利益者。

所以王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用自己去影响这个时代的一点点。

比如法制。

而这次要整顿吏治,或者说大规模专项整顿吏治,一是攘外必先安内,为未来做准备。

二来,也是前面栽的树长大了~

自政和六年春开始,梁山便于治下推行三年义务教育,如今已经过了四年了。

第一批的学子已经毕业一年了。

三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十多岁的孩子,不大不小。

当初这事情是王烨一力推动的,从上到下,诸多事情,亲力亲为的东西许多。

其中最重要的,比如教材的选择,自然是王烨亲自过问的,甚至一些序乃至课程,都是王烨自己编纂的。

教什么,很多时候是看统治者需要什么。

儒家思想就是因为贴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才能独尊儒术,传承千年。

而王烨的三年义务教育,自然也是王烨的需要。

其中许多理念,比如大一统的汉族观念,这就是因为统领的是个多民族的政权,才有这么一条。

比如家国天下的概念,不是说让所有人都有多爱国,就是多少有个先有国,然后才能有小家安稳的理念,这样有利于统治。

比如军人保家卫国,军民一家亲,就是为了扭转大宋这好男不当兵的社会风气,保持军队战斗力,别弄成大宋这般德行。

比如法治的理念,这就是个人私货,就是想用法治的部分理念,来代替完全的人治,保障基本人权。

再比如儒家的一些理念,这时代你教书怎么可能避开孔圣人?但是儒家学说那么多,王烨可以主推一个自己喜欢的。

十多岁的孩子,正是塑造三观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教育,很重要。

所以王烨推三年义务教育,阻力重重,但是依然是强推下去了。

这也就是一代目的福利,不仅仅是个人威望,在天下动乱,时代变革的时候,有些事情做起来的阻力就要小很多。

而整顿吏治,便和这三年义务教育息息相关,便是这群经历了三年义务教育的学生闹腾出来的。

有人说,开拓了眼界的底层百姓,嗯,不能说寒门,因为寒门是破落的贵族,是的,人家最起码祖上曾经是过人上人。

真正的底层,是数代的农民,祖宗八辈,贫下中农,根正苗红那种。

这样的人,上了学,开了眼界,是痛苦的。

因为他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什么样,但是又没有能力完成阶层跃迁,改变自身和世代命运,就很容易痛苦。

王烨选择忽略这些小问题,相比于这些,王烨觉得懵懂的活着更痛苦。

最起码这些进行了义务教育的学生,就不好欺负。

比如他们知道了梁山的税收政策,自然就能明白,收税的到底有没有问题;

知道了种种法律,自然的就知道官衙也不是阎王殿一般的恐怖存在,也能钳制它;

自然的,就不是那么的容易欺负了,知道反抗,还懂如何反抗~

部分官吏的有些手段,自然就不是那么好用了。

比如什么收税的时候,尖进平出,下等田亩给你算成上等田亩等等,这些手段都不好使了。

更不要说一些要人命的手段,就更没法使了。

最新小说: 九幽天帝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星徒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傲世英侠传 缺陷异世界 我在诸天影视捡碎片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