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凛冬长夜 > 第34章 缺乏火器

第34章 缺乏火器(1 / 2)

“父亲,此事就拜托您了!”

统计完战果后,杨三生赶到码头,对着正欲乘船离去的父亲杨琮说道。

“我儿放心,澎湖还有为父的老友王英在,我会说服他投降的。”

没时间继续为刘香之死悲伤,杨琮就因为刘香被俘的手下之事,前往澎湖去招降刘香剩下的部队,并把俘虏士兵的家属接来笨港定居。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杨三生心里清楚,父亲虽然对他心有不满。

但是迫于现实,他又不得不帮助自己的儿子,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再说,刘香既已身死,他也无力回天,只能面对现实,大不了今后对刘香的家眷好些罢了。

等到杨琮走后,杨三生就准备开始大规模的整顿及改革。

现在的他已经掌控了笨港所有的部队,他父亲杨琮和钟斌的威望已经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

杨三生首先要改革的就是海军,之前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他虽有部分实权,却没有地方让他施展拳脚。

但现在不同了,他占领了笨港,并且击退了郑芝龙,稳住了脚跟。

再加上笨港的存粮至少足够他的大军食用半年,并且澎湖还有不少刘香的积蓄,至少在半年内,他不会为了粮草之事担忧。

其次,郑芝龙经过此次大败,定会变得小心翼翼,只要杨三生不泄露刘香身死的消息,郑芝龙在短时间内,是不敢对笨港有任何企图的。

至此,终于有喘息时间的杨三生打算按照同时代的西方海军模式来整顿和编制自己的部下。

不过,目前欧洲使用船只数量最多的是盖伦船和双桅横帆船,这些船只,杨三生目前一艘都没有,因此,他想要仿造欧洲的海军编制来整改自己的海军的确是有些麻烦。

因为目前杨三生所拥有的船只大部分属于戎克船和小部分福船(宝船)

曾经郑和下西洋时,有证据显示,当时的郑和乘坐的宝船长约100米,宽约50多米。

只是至此之后,明朝禁海,也就导致宝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明朝戎克船最大只有20米长,宽10米,可容纳700人左右或260吨以上的货物。

如今,杨三生手上最大的戎克船也就17,18米长,宽8,9米。

而盖伦船的标准长度是46-55米,排水量300-1000吨,两相比较,他的船只和盖伦船根本没有可比性。

“既然如此的话,那也就只能另想法子了。”

察觉到此路不通的杨三生,只能抓了抓脑袋,思索其他的办法了。

思索许久都没想到好办法的杨三生,只能先整编陆军,海军只有等到他父亲杨琮从澎湖带回被俘士卒的家眷再来整编。

而对于陆军的整编,杨三生准备照搬戚家军的编制来整改队伍,这样一来,至少陆军也能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可是当他真的准备实施时,这才发现,他现在极度缺乏火器。

可戚家军的配备是需要大量的火器才行,否则,在缺乏火器的情况下,强行照搬的话,只是依葫芦画瓢,学了个四不像而已,战斗力也就不必多说了。

一想到此处,杨三生就脑袋疼,本想趁着这段时间的空档,好好提升一下部队的战斗力,然而此刻他才发现,他在缺乏火器的状况下,根本就无力整编军队,只能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训练。

“那些外国传教士又不好糊弄,汤若望此时应该正在京城给崇祯造大炮。

到底从哪能弄一个造火器的人才呢?”

思索良久后,杨三生才发现,改革部队编制事小,弄一个能制造火器的人才事大呀!

“对了!孙元化!”

一想到孙元化就不得不提徐光启,因为徐光启可是孙元化的老师,并且在火器方面的造诣比之徒弟孙元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徐光启生于1562年,死于1633年,如今已是1631年,徐光启已是69岁的老人,再过两年就离世了,杨三生就算把他给掳来也没多大的用,只有今年才50岁的孙元化才可堪大用。

………………………

孙元化(1581~1632)字初阳,号火东,上海川沙县高桥镇人,西洋火炮专家。

天启间举人,师从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孙承宗荐为兵部司务,在边筑台制炮,进兵部职方主事。

崇祯初为职方郎中,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崇祯五年因叛将孔有德攻陷登州,后孔有德在登州携带大量红夷火炮和炮手渡海投降后金,使后金有了火器攻城的能力,孙元化也因此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孙元化此人,一生无大错,但偶然的小错却毁了他终生。

……………………

“现在已是八月,此时的皇太极正率兵攻打大凌河,并围祖大寿于城内,祖大寿援尽粮绝。

孙元化则命孔有德驰援,哪知道孔

最新小说: 缺陷异世界 我在诸天影视捡碎片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 九幽天帝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傲世英侠传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