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若失之恼(1 / 3)

露西亚终于把握住节奏,在和伊格内修斯的相处中逐渐占据上风——至少在她看来是这样的。因为伊格内修斯的配合,她的心情都好了不少,态度也变得柔和。

出于他们都喜欢安静做自己的事的缘故,只要是伊格内修斯想要看书的时候,就会把她叫到身边来。有时他们也会共同阅读同一本书,等到全都读完后,便就一个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但露西亚敏锐地注意到:伊格内修斯对于阅读有着某种恐惧感。

似乎文字的不确定性给他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他总想得出一个正确的精准的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至于露西亚不得不提醒他,要学会接受不确定的思想。

这让她想起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很讨厌激烈的起承转合之后的平淡,或是探讨完问题后却不给出答案。直到后来,她认识到,人生根本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因此答案也就不那么重要,只需细细感悟就好。书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容纳人生命的尺度,并塑造不同的人。

可惜的是,露西亚还没有见过太多人,她只见过云见过山见过火,因此只会追寻子虚乌有的春天。但即便如此,她依旧觉得人类的语言如此贫乏无力,甚至无法留住真正美的瞬间。

她毫无保留地把阅读的必要性告诉伊格内修斯:“书就和画一样,它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调动我们去感受那些平时忽略的东西。”

但伊格内修斯说:“那真抱歉,我不喜欢看画。”

露西亚难免抱怨每日都见不到光的生活,说:“画与色彩、光线息息相关,你把阳光全部堵在外面,是不是让你感受它的能力下降了?”

“窗子是不能打开的。”

“为什么?”

“我说不能打开就不能打开。”

“是吗,难怪你感受世界的能力那么弱。”露西亚的语调再度变得凝重,“明明与海为邻却不肯珍惜,拥有花园却不打理。”

伊格内修斯放下笔说:“那好吧,不如我们的课程再增加一门画作欣赏?不过露西亚,你别让我对你的能力失望。”

露西亚悻悻说:“算了。我又不是全才,不是什么都会的,只是说一切艺术样式都有助于一个作家提高写作技巧。”

“我又没想过当个作家。”伊格内修斯说。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真是对不起。”

“你有什么作品吗?”伊格内修斯突然问。这让她措手不及。

不过,她很快就给自己找到开脱的途径,“我几年前给报社供稿过,我觉得,比起我自己告诉你,不如你自己去寻找和猜测我的作品是何种形态。”

于是这样的谈话就结束了。露西亚很放心,她一向不在作品里暴露自己的信息和观点,只是尽量真实地用文字留住瞬时的激情,而且,太久没有写作,她自己都要忘记自己怎么写了。

沉浸在或理性或感性的知识里,他俩便开始忘记时间。露西亚更是一天到晚泡在图书室里以补偿在六芒星神殿流失的日子,直到伊格内修斯也进来。他们的默契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都知道要如何在144间房间中找到对方。

对露西亚而言,灵感之泉一旦经由某本答案之书得到启发,便源源不断汇聚成江海,若是不及时记录那些不落窠臼的新思想或如闪电般易逝的画面,它们就会永远消逝。于是,在得到启发后,她又在窗边伏案写作到很晚,壁炉里的火安静燃烧,果木毕毕剥剥发出清香,把冷冰冰的房间照暖,除了看不见下坠的夕阳与款款而来的月亮,吹不到清冷的海风,一切都如此适宜。

终于写出一篇带着浓厚个人风格的文章,露西亚揉揉酸胀的手,随意把笔放进笔架里,自言自语道:“还是需要一台打字机啊。”

和这句感叹一起嘀嘀咕咕的是露西亚的肚子。这是熬夜与思考的副作用,一但胃里空空如也,大脑就失去琢磨的润滑剂,什么想法也没有了。

在卫城,她就不担心这些事。她开始讨厌起肉身了,除了能够被触碰被觉察,肉身都是件坏东西,是它阻止了灵魂不分昼夜激荡的思索。

她穿上外套,决定下楼去做点东西吃。

把木头塞进火炉里,借蜡烛的火花点燃,当它窸窸窣窣地燃烧,火光渐渐充盈整座房间,露西亚安心下来,在一篮篮蔬果之间找寻自己的目标,顺手切了块面包塞进嘴里。奶香味四溢唇齿之间,露西亚感觉混沌的头脑开始清醒,忍不住又撕了块下来。

吃完这点,露西亚决定留着肚子吃接下来的大餐,她找到两根玉米,用刀划拉一条玉米粒下来,顺着这条空隙,把玉米粒一点点掰下来,放进锅里煮熟。

等待玉米粒熟的这段时间里,露西亚上楼拿昨天没看完的书。从房间出来时,她看见一缕火光从图书室里透出来。

伊格内修斯晚上同样不睡觉,在海岛上,他的作息与常人颠倒,更多时候晚上活动,如果不是露西亚来,他甚至不会在下午2点时起床。

最新小说: 引凰归帝凰临:炼丹契兽倾世女帝 默默签到365天,被IG教练请上台 柯南亲我一次又一次,灰原哀懵了 我为病娇吃糖 我在凡人作妖的那些年 港综:大枭是怎样炼成的! 亮剑:云龙兄,我欠你的总算还清 皎皎少年华 重生之重写青春 表姑娘移情别恋后,世子他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