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136章 发展区域经济

第136章 发展区域经济(1 / 3)

三月十八日上午,懿州城北一座山脚下。

连续睡了一天两夜的小辽王朱植终于在刺目的阳光照射下醒了过来。

醒来后,他先是喝了一碗羊肉汤,又伸了伸懒腰,再就是长长地放了一通臭屁,标志性地向众人宣布:本王安全无恙。

醒来后的朱植好像通过沉睡进行超级充电的机器一样,一如既往地进入疯狂工作模式。

他首先和张石、火真到前面的山上转了转,现场查勘了前几天作战的地形,发现这山势不仅险要,山上还有一段年代久远、十分残破的城墙。

他不禁一阵感慨:“当时要不是山上有人提前开枪预警,我和金山伯估计都要成为蒙古人刀下鬼了。如果蒙古人学会了操作这火枪,据险扼守,即使把懿州的全部明军拉过来,也攻不下这山头。”

张石答道:“蒙古人逃跑时,不仅遗弃了在双辽城下俘虏的几个明军,也遗弃了几个元军伤兵。”

辽王问道:“你们问出什么结果了吗?“

张石答道:“问出来了。元军这次次南下带队的是纳哈出的孙子哈拉章,攻击双辽失利后,本来是准备偷袭广宁的,但被薛台几个手下故意带错了路,才带到了懿州。他们不仅在山上提前开预警,还故意让元军给火枪加大装药量,引起枪支炸膛。元军虽然缴获不少火枪,实际没起到多大作用。”

朱植再次感慨道:“这场胜利来得实在是太侥幸了,多亏了我明军士兵忠诚而且机智,身在曹营心在汉。回去后,问清名字,都提拔一级。”

张石却有些为难:“蒙古人逃跑前,把他们的腿都砍断了,恐怕不再适合当兵了。”

辽王带着众人已经登上山顶,艳阳高照,山上已是一片郁郁葱葱,极目远眺,本应心悦神怡,但是张石的话好像让他心里压了一块巨石,半天不再言语。

他在山上转了大半天,又问明了此处是燕山东段的鲁努尔虎山,汉语意思为脊梁山。脚下这位山峰叫东骆驼山,和对面的西骆驼山分列懿州通往塞外的古道两边,离懿州城也只有四十来里,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他就对大家说道:“这山上的长城应该是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秦开所筑内长城,再往北一、两百里,才是燕国的外长城。当年燕国正是依托这两道长城,有效抵御了北方胡人的进犯。如今大明国力方强,这防御总不能还不如当年的诸侯国吧?”

众人连忙点头称是。

过了一会儿,辽王突然话锋一转,又问张石道:“那个开枪向本王预警的士卒叫什么名字?”

张石答道:“叫魏二狗。”

古代穷人家不会给孩子取名字,大多取的是阿猫、阿狗之类的贱名。

辽王沉默了一会,说道:“到时候在这里建一座关隘,就叫魏家岭关,再建一块碑石,把这个大明勇士的事迹刻在碑石,让驻防将士和往来商旅共同瞻仰。”

张石连忙点头称是。

后来,他果然在懿州以北的努鲁儿虎山各交通要道增设了几处戍堡,以百户为单位驻扎巡逻,其中最大的就是魏家岭关城。

接着,辽王捋了捋思路,又吩咐道:“参谋长,回头你要组织人力逐年修补山上的燕秦长城,设立一系列烽火台,然后北出一、两百里,沿燕国外长城遗址,在科尔沁草原南缘设立几处骑兵警戒阵地,进一步扩大懿州的预警空间。”

张石答道:“这个我马上去安排。”

辽王却又说道:“不必那么急,这些事情利用农闲时间去干就行了。眼下辽东的中心任务是春耕,春耕第一要素是人力。”

由于张信留在广宁主持春耕,所以张石就在回懿州的路上代为报告了一下开春以来一个多月的春耕人力组织情况。

二月初,水师从山东接来了去年送回去的两万流民及其家眷,共有一万八千多户,六万多人。这给辽东带来很大一股新鲜血液。

张信暂时将他们分成两部分,会种水田的六千户先在蹇义的盘山右屯卫继续开挖运河,同时为种植水稻作准备。

不会种水田的约有一万二千户又分成三部分,两千户留在辽王府种地,五千户发往郭镇的黑山后屯卫,五千户发往沈阳以西的新民屯卫。这样算是基本解决了三个屯卫的兵力问题。

与此同时,从山海关方向又陆续来了一万多户移民,铁炫留了四千户在当地,充实了锦州的左屯卫。另八千多户又分成两部分,分别发往辽阳以北的石城定辽前屯卫和辽阳以东的红崖子定辽后屯卫。

进入三月份后,内来的移民明显没有二月份的多,也有两千多户。陆路来的,张信就把他们都把留在广宁府,经营种辽王的十万亩王府私产。水路来的,张信就通知黄湜把他们暂时留在辽阳城。

因此辽西和辽南的屯垦都开展得比较顺利。

接着,张石又报告了军事方面的情况:

“去年回山东和应天过冬的辽海水师船只已经返回辽东,只有吴杰

最新小说: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绝地战龙 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狠宋 地球第一领主 完美虫母模拟器 穿越吧,诸天 和灰风一起穿越到战锤4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