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 > 玄幻魔法 > 去大明扶贫 > 第137章 全力经营长春

第137章 全力经营长春(2 / 2)

民首当其冲。其中除了有一千户重新安置到双辽城执行蛙跳战术外,剩下的两千户重新安置到长春地区。在辽阳等待安置的山东移民由黄湜派人送往长春。蹇义也要从盘山的广宁右屯卫中选送两千户会种水稻的农民支援长春。辽王还写信给锡伯国王,让其带领一千户部落百姓到长春听从明军安排,种植水稻。

历史上的锡伯人虽然出身森林,其实又和其他林中部落又不一样,特别善于向汉人学习耕种。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屯垦力量。

就连不想去长春的李喜旺,朱植也没有给他面子,将他夫妻俩和去年当选的十大水稻种植高手一起撵去了长春,充当种田顾问。

去年安置在凌海的五十名鲁王府工匠和沈庄的五百名工程队也被派到长春开发房地产,共同为移民们建好家园。

辽王现在感到,辽西现在的资源太多了,再继续下去,辽西越来越好,将来更没人愿意到那更为偏远苦寒的长春了。

不过辽王也不是不讲一点人情。

他对移民们许诺:“凡是去长春或双辽的,不仅有公车接送,种田的每两户还送一头耕牛、一台脚踏式脱粒机,建房子的赏五两银子。”

要知道此时的大明,即使在普遍种植水稻的江南地区,因为养牛成本太高,老百姓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耕牛,只能两人在耕犁上绑上一根杠子,一前一后地拉犁耕地,效率不及耕牛的四分之一。

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杭州,仍然还有一些农民以锄当犁,进行繁重而效率低下的农耕活动。

甚至到了后世王上将开发北大荒时,还是好多人以人为役,负犁前进。

至于水稻脱粒,大部分还是手工摔打,极为费时费力。小部分有条件的,才会用耕牛拉着石碾给水稻脱粒,只是这样好多稻粒都被碾得粉碎,浪费极大。

一般农户宁愿多费点力,也不愿意用石碾脱粒。这也是古人为什么为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生产粮食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艰辛。

而辽王则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少一些艰辛,多一些收获。

辽王的奖励政策一出台,迅速让许多农户放弃了抵触情绪。

至于李喜旺,朱植直接把皇帝送给自己的豪华马车转送给了他。

李喜旺的媳妇倒也识趣,不再在李喜旺身后唧唧歪歪,拖后腿了。食君之?,忠君之事的大道理,这娘们还是懂得一二的。

在辽王的命令下,辽海水师的小型船只和广宁府的车辆也全部出动了,帮助北上的移民和工匠们运送好不容易才置办的家具、细软、种子和农具等物。

辽王把工作做到这份上,移民和工匠们还有什么话说!

为了确保屯垦万无一失,辽王又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火真先带中护卫的两个车兵营护送一千户移民先到双辽屯垦。

曹楚材的夜不收进驻开原城和抚顺关以东,收集建州女真各部情报,四处传播大明将要讨伐建州女真的虚假消息。

周兴的广宁卫和马云的金州卫各派一千人马,大张旗鼓地北上开原、四平,虚张声势,名为讨伐女真,实为保护北上移民。

广宁中护卫的两个步兵营则随移民北上行进贴身防护,不给建州女真以可乘之机……

辽王抓屯垦搞的真像是要打仗一样。

这一番操作下来,开原和抚顺以东的建州女真各部确实被唬住了,未敢轻举妄动。

到了四月初,实际上有万余户移民安全到达长春一带,加上锡伯国王带来的土着农民,长春堡周围地区实际上已经有一万两千户移民参加屯垦。

这比朱植料想的足足多出了四千户移民,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辽阳的黄湜充分领会到了辽王的意图,干脆把从高丽逃难来的四千户移民也送到了长春。

朱植收到黄湜的报告后,甚是欣慰。

要知道,虽然在唐朝时,渤海人非常擅长种水稻,但是后面断代了。直到近代,高丽人才在长白山以东的图们江地区种植水稻,又把这个水稻文化给续上了。

黄湜送来的四千高丽人可是天生的种稻高手,也许他们真有当年渤海人的农耕基因。

辽王也因此对这个黄湜刮目相看。看来这个黄湜真不是史书上说的那么迂腐啊。

他马上下令黄湜立即北上长春,全权负责长春屯垦事务。

喜欢去大明扶贫

最新小说: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六岁萌宝吓瘫各路大佬 我在诸天影视捡碎片 星徒 九幽天帝 重生三国:大乔不想当寡妇了 主母白天虐渣,夜里被太子逼嫁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争霸天下 傲世英侠传 缺陷异世界